潘高峰
这几天,上海不少电动自行车上牌点排起了长队。“新国标”实施的窗口期即将结束,大家赶在11月底前给手里的旧车办手续可以理解,但有些违规乱象胆大得让人咋舌。
据媒体报道,为了让不符合标准的车通过验车,有人竟在派出所上牌点门口非法改装车辆——先把合规电池换到超标车上,验好车后再把合规电池换到另一辆车上继续拿去验车。“超过一半的车辆都存在现场‘换电过检’的操作。”爆料市民说,“连装都不装了。”
这出在监管眼皮底下上演的荒诞剧,令人愕然。“新国标”的出台,是为了确保上路的车辆安全、合规,而如此弄虚作假,不仅对守规矩的人不公平,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换电过检”为何明目张胆?除了上牌管理存在漏洞之外,还说明了对非法改装的打击力度尚不够。如果上牌工作人员严格核对电池和车辆参数信息,“冒牌货”就无法轻松过关;如果对非法改装抓得准、打得痛,相信违法人员胆子再大,也不敢当面挑衅规则。
上海警方迅速行动,抓获10名违法嫌疑人并注销违规牌照,这种雷厉风行值得肯定。但治理改装乱象,既需要末端执法的坚决,更呼唤全程监管的严密。只有让监管、执法等环节都硬起来,让违规者真正付出代价,才能守住公共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