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面积达四千平方米
停车场停车需求旺盛 李晓明 摄
闵行区七莘路1728弄蓼花汀花园居民向“新民帮侬忙”栏目反映,他们小区“地面坑洼易崴脚,器材损坏无人修,下班绕小区找不到车位”,390户人家陷入了设施年久失修、物业“没钱办事”的困境。而让众人满腹郁闷的是:小区红线范围内一处4000平方米的沿街商铺停车场,竟被长期出租给第三方经营,每年近200万元停车收益与业主“毫无关系”。“这是阿拉的共有资产,收益该用于小区日常修缮、纾解停车难!”大家急切呼吁,盼着停车场能早日“回归”业主。
小区停车难 场地被外租
蓼花汀花园建成至今已有20年,房龄渐长让各类问题集中爆发。“墙面渗水、楼道灯损坏、下水道堵塞,每次报修物业都两手一摊,‘维修基金捉襟见肘,实在没钱修’。”业主们说,低标准的物业服务与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严重脱节,而最让大家头疼的,是愈发尖锐的停车矛盾。
“小区地下车库只有近百个车位,地面再挤几十个位子,总共才一百多个车位,可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车,有的还不止一辆。”业主代表张先生算了笔账,390户家庭的私家车保有量早已远超车位供给,“晚归的业主只能在小区外路边‘见缝插针’,刮擦、贴条是常事,邻里间因抢车位闹矛盾也屡见不鲜。”
就在业主们为停车难愁眉不展时,大家猛然想起:小区七莘路沿街商铺旁,还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停车场。“那片场地开阔得很,长约200米、宽近20米,划了近200个车位,中间留有过道通行。要是能对业主开放,停车难能缓解一大半。”可业主们实地查看后却发现,这个名为“蓼花汀花园停车场”的场地,早已被第三方公司“托管”。入口处装着电子闸机,社会车辆扫码就能进入,按6元/小时计费。
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场紧邻沿街近20家餐饮商铺,往来食客、周边上班族的车辆络绎不绝,近200个车位几乎停满。“这里位置好、收费不算高,生意一直很火。”业主们估算,按日均满负荷运转,按6元/小时的现有收费标准(见左上图),这个停车场一年的收入保守也有近200万元,“停车场建在小区红线范围内,这些钱本该是小区的公共收益,用来修路面、补设施、补贴业主停车,但阿拉一分钱都没见到。”
权属获认定 程序遭质疑
“既然停车场在小区红线范围内,就该是全体业主共有!”为了弄清商铺停车场的权属,业主们四处查证,通过信息公开申请,找规划图、竣工图等相关批文。最终,闵行区发改委出具的一份《告知书》给出了明确答案:经与区交通委核实,“蓼花汀花园沿街商铺停车场”属于居民小区红线范围内的停车场,即停车场所用场地为小区全体业主共用部分。
权属清晰了,新的疑问又涌上居民心头:既然是业主共有资产,为何会被第三方经营?经过多方打听,业主们才梳理出停车场的“变迁史”:2005年小区交付后,这片停车场一直由物业公司管理,停车收益按“业主大会75%、物业公司25%”的比例分配;可到了2017年,业委会在未召开业主大会、未告知全体业主的情况下,悄悄将停车场以4000元/月的价格出租给第三方,一直延续到现在,直至被业主发现。
“4000元一个月,停车场一天的收入都不止这点!”居民们得知真相后立刻炸了锅,“这么大的事,没有任何业主知道,更没经过业主大会表决,业委会凭啥替我们做主?这明显违反规定,是在损害全体业主的利益。”
多方共商讨 困局如何解
针对停车场权属争议和回收诉求,属地相关部门已介入协调。记者了解到,当时蓼花汀花园商铺周边存在乱停车、乱倒垃圾等管理盲区,为提升环境面貌,2017年委托第三方负责具体运营,合同期至2021年底,后又被延期至2026年底。合同中还约定第三方需按小区同等价格提供60个泊车位供业主使用。
“约定的60个车位,平时根本不够用,而且第三方管理松散,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小区的安全性都受影响。”业主们表示,即便有这样的约定,也不能抵消业委会“未经业主同意出租共有资产”的问题。
经过多方沟通商讨,目前事件有了初步进展:第三方公司出具了一份“解决方案”,提出可提前终止合同,但要求继续履行原合同至2026年1月31日,其间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以便处理员工解约等内部事宜。同时,相关部门也明确要求,小区接管停车场,也要提前制定完善的停车管理方案,确保接管后场地运营有序、停车秩序规范,既保障业主权益,也兼顾周边合理停车需求。“只要能收回停车场,阿拉愿意配合制定管理方案供业主大会表决,比如优先满足业主停车,剩余车位适度对外开放,收益纳入小区公共账户,以便用来维修小区、改善环境。”业主们说,这是大多数业主的共同期盼。目前,关于停车场接管的具体细节仍在协商中。
这处4000平方米的小区共有资产能否顺利“回归”?小区的管理困境能否借此破局?“新民帮侬忙”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