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金山  打造现代化转型新高地 上海科技服务业销售同比增长近三成 2024年度上海外资百强榜发布
第3版:要闻 2025-11-13

2024年度上海外资百强榜发布

上榜企业是在沪外企核心力量 超半数企业在浦东新区

2024年度,265家外商投资企业入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纳税贡献、创造就业四项百强榜单,较上一年度增加7家。昨天下午,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在兴国宾馆召开2025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美国以87家企业上榜的数量领跑,相比上年增加了4家,占比近33%。

9家企业同时入选四个榜单

四个榜单的榜首企业依旧稳固:营业收入榜首为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纳税贡献榜首为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榜首为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同时还新晋成为“创造就业”榜首。

本次榜单中,9家企业同时入选四个榜单,其中特斯拉在四个榜单中全部位于前十;28家企业同时上榜三个榜单,其中达功在三个榜单中全部位于前十。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表示,这显示了部分外资企业在多维度经营中的卓越表现。上榜企业是在沪外商投资企业的核心力量。分榜单来看——

营业收入百强榜的入围门槛是99.96亿元,平均值为316.50亿元,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市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1.16%。

进出口总额百强榜的入围门槛是29.00亿元,平均值为106.25亿元,上榜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44.68%,占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的24.89%。

纳税贡献百强的入围门槛是5.94亿元,平均值为18.16亿元,上榜企业的纳税总额占全市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纳税总额的31.75%。

创造就业百强榜的入围门槛是1674人,平均值是3866人,上榜企业的总就业人数占全市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从业总人数的17.50%。

三大先导产业企业实力强劲

2024年度榜单有什么新变化?

黄峰表示,从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超过半数的企业设立在浦东新区,共计149家,其中128家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是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百强企业从去年的5家增加到了今年的9家,制度创新、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优化,持续吸引外资企业落地。

从投资者国别/地区分布来看,美日德企业持续领跑,特别是来自美国的企业数量居首位,共有87家,比上一年度增加4家。“可见上海为美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说明美资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在增强。”

从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前三位,但黄峰指出,三大先导产业的外资企业共有34家上榜,其中11家为新增。“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今年共有19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其中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同时上榜4个榜单。”黄峰表示。

此外,金融业作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也有21家外资金融企业上榜。营业收入百强榜单中金融企业上榜8家,其中5家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同比2023年度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比例。新上榜企业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增幅较大。还有保险业营业收入表现亮眼,8家上榜企业中6家为保险业企业。

长期扎根中国深度耕耘市场

2024年度,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同时上营业收入、纳税贡献和创造就业三个榜单,在营业收入总榜中排名前十,且在创造就业榜中稳居前十。公司首席对外事务官王宏林坦言,这份成绩源于友邦始终紧跟中国发展步伐、与上海同频共振的选择。

“友邦与上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19年。2020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友邦通过机构改革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服务版图扩展至全国14个城市。今年6月,友邦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筹建并落户上海浦东,这既是我们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关键里程碑,更是以实际行动响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坚定表态。”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今年同时入围营业收入和纳税贡献百强榜单,在华累计投资超过20亿美元,在华员工约6500万人,1700余家门店覆盖了全国280多个城市。米其林中国区副总裁吴俊毅告诉记者,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公司投入推广新业务的重要武器。

2021年,米其林上海工厂启动了高性能子午线轮胎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将年产量从700万条提升到850万条,2023年开工的二期第一阶段投资约10亿元,新建7.4万平方米厂房,计划新增产能100万条,2024年成立米其林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将新型无毒的生物基树脂业务引入中国市场。

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外企

外资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截至2025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外资研发中心631家,超过50%的外资研发中心集中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在集聚全球科技资源,促进科技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外资企业更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投资决策、研发创新、财资管理、采购分销、供应链管理等总部功能不断增强,构筑了全球资源配置的发达网络,在推动上海提升城市能力和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表示,目前上海累计吸引外资超过3700亿美元,拥有近8万家外资企业,全市超1/4GDP、约1/3税收由外资企业创造。今年1—9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6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20.63亿美元。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一致、快速发展,上海也持续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落地最集中的城市。

本报记者 张钰芸 通讯员 闫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