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队组合陈熠(左)孙铭阳在比赛中 新华社 发
扫码看 上海女乒访谈
“到2025年全运会,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重振旗鼓,取得至少前八名,甚至站上领奖台。”陈叶君的四年之约,掷地有声。昨天,当上海女乒在全运会赛场夺得团体铜牌,时隔42年重返全运会领奖台的那一刻,姑娘们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主教练陈叶君与队员们逐一击掌,动情地说:“她们长大了,上海女乒会越来越好。”
重建之路
上届全运会,杨屹韵记忆深刻,尤其是最后一场对阵山东队,上海队已提前无缘晋级,但她仍坚持战至最后一分。“感谢陈指导给我以小打大的机会,今年的成绩,离不开上一次全运会的磨砺。”
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前,陈叶君担任代理主教练,全运会结束后,一批老将退役,队伍面临重建。“不破不立”成为关键词,陈叶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15岁的杨屹韵、14岁的陈熠正式推向成年人的赛场。陈叶君深知,青春的成长总要经历阵痛。
2022年,孙铭阳的加盟,为上海女队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孙铭阳说:“来到上海队,我要做稳定军心的人,不能有太大波动,要给同伴传递正向力量。”
随后,上海队的进步有目共睹,在全国赛场上,从16进8折戟,到闯入半决赛,再到去年斩获银牌……全队努力携手前行。“以前我不敢奢望领奖台,阳姐来了后,我们的心越来越定。”杨屹韵说。
决不退缩
十五运乒乓女团半决赛,她们再遇拥有陈梦的山东队,4个多小时,打满5局的上海队虽最终惜败,但这场较量早已超越胜负。走下赛场,姑娘们的泪水无声滑落,陈熠3点入眠、7点醒来,输给陈梦的杨屹韵更是一夜未眠,浑身酸痛的她一度生出畏难情绪。
“输赢都得自己消化,回到赛场重新拼就好。”陈熠的话语平静却有力量。来到铜牌战,看到首场陈熠“拼得像热血笨蛋”时,杨屹韵也突然明白:“大家都这么拼,我没有理由退缩。”
全运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马拉松,冠军只有一个,输球是运动员的必修课。如何收拾情绪投入下一场,陈熠说:“这是每个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没什么刻意的。如今大家对比赛的渴望远超从前。”孙铭阳也表示:“我们整体实力或许不算最强,但靠着信念支撑,我们一次比一次更好。”
未来可期
从少年赛场上的对手,到全运会并肩作战的队友,陈熠与杨屹韵的默契,藏在一个眼神里。儿时,陈熠在中乒院、杨屹韵在曹乒校,全市各类比赛中各有胜负;如今并肩作战,从2020年全国青年锦标赛负于广东队,到次年夺冠,她们的成长轨迹紧紧相连。
不过,陈熠、杨屹韵和孙铭阳三人都在国家队,平时在上海队合练的时间并不多。默契从何而来?“我们都在国家队一起训练,加上乒超联赛的历练,大家心气很齐。”孙铭阳的话里,道出了这支队伍的凝聚——无关磨合时长,只关乎同心同向的信念。
而在这支充满力量的队伍里,还有左手将马小惠与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易爱川,为陈叶君的排兵布阵增添了更多可能。“两位小将的成长,会让队伍越来越好。”陈叶君觉得,上海女乒未来可期。
从四年前的稚嫩青涩,到如今的责任与压力并行,上海女乒用青春与坚守证明:所有的等待与磨砺,终将绽放最美的风景。
特派记者 陶邢莹(本报澳门今日电)
收视指南
央视五套今天18时将转播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上海队与北京队决赛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