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给情绪也做个“体检” “绿色疗法”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肺癌患者“高质量长生存”有望实现 秋冬季节护好血管防中风
第16版:康健园 2025-11-27

肺癌患者“高质量长生存”有望实现

这几年,每次提起肺癌,大家的心中已经不再只有恐惧,而是平添了希望。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2021年间,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OS)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08—2010年的18.7%上升至2019—2021年的32.1%。不少患者活过了5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抱上孙子、去世界各地旅行。肺癌正从“绝症”慢慢变成一种可以长期带病生存、早期肺癌甚至可被治愈的慢性病。

在近日举行的“改变焕新生——鼓5人生”关爱肺癌患者公益徒步活动上,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院长指出,五年生存率的背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患者能多陪家人几个春节、多看孩子几次毕业。现在手术方式日益精准,很多原来不能切除的肿瘤,通过转化治疗等手段先把瘤体缩小,再精准切除,既保住了肺功能,又延长了生命。陈昶院长表示,肺癌最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发现得太晚。要做到定期体检和低剂量CT检查。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短时间内明显增长3毫米以上的肺结节,或者结节出现毛刺、分叶、血管穿行等,一旦发现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肺科医院正在着手引入人工智能肺结节风险评估系统,将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缘特征、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吸烟史、家族史等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精准计算出未来五年内恶变概率。预计该结果客观性强、重复性高,较传统肉眼判读更为准确,能有效帮助患者科学评估风险、合理安排随访,让大家心里更有底。

陈昶院长作为上海市控烟协会会长,再次呼吁大家要戒烟、远离二手烟,烹饪菜肴时一定要打开抽油烟机,雾霾天里减少剧烈运动,慢阻肺、哮喘患者要好好控制病情,避免进展为呼吸道急危重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教授从内科角度补充道,肺癌虽然稳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榜首,但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其死亡率正稳步降低,患者的总生存期也得以不断延长。靶向药、免疫药层出不穷,新靶点不断被发现,肺癌患者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下获得高质量生存的希望愈来愈大,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过去的不到一年,直至现在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都不稀奇。有位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服用靶向药8年,现在还能带孙女跳广场舞。如果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任胜祥教授站在临床角度呼吁肺癌患者早诊早筛,不同分型、不同阶段的肺癌患者也能共同迈向更长的生存期。上海市肺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许亚萍教授和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学飞教授分别从放疗角度和外科角度展现肺癌诊疗方式的进步对于患者的积极获益,通过医患携手,帮到更多患者,助力他们提升五年生存率。 虞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