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时代之桥  虹口
第47版:上海读你千遍 2020-09-21

时代之桥 虹口

串起过去,跨越未来 刘朝晖

四川北路桥畔的上海邮政大楼。

提篮桥监狱。图片提供/《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上海邮轮城入口。

记者|刘朝晖上海中心城区中,虹口区的水系和滨水资源最为丰富。明清时期,虹口作为江南水乡的一部分,河港纵横,曾有大大小小河流多达50 余条。虹口区的区名也来自境内的虹口港。丰富的水系,让旧时的虹口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水上交通门户,也造就了虹口星罗棋布的桥梁。

有人说,没有海派文化,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这些桥梁,有些至今尚存,有些则已经变成了区域的代名,和周边的历史建筑一起,见证着五湖四海人与物的进进出出,见证了上海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留下了海派文化最初孕育和成长的那一段段难忘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虹口誉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阅读“虹口之桥”背后的故事,从中寻找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能让人更深刻地体会上海这座“有温度” 的城市的“文化温度”。

外白渡桥畔的西风东渐

在浦东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建成之前,最能代表上海风貌的建筑,除了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大概就是横跨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口的外白渡桥了。

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上没有桥梁,过河依赖摆渡。1856 年,英国人威尔斯曾于苏州河外摆渡处建成木质吊桥,外国人叫它“威尔斯桥”,中国人则叫做“外摆渡桥”。20 年经营权合同期满后,工部局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的旧桥拆除,1875 年在原址建设新桥,因市民过桥不再付费,乃称之为“白渡桥”。桥紧靠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也称公园桥。

1906 年因通电车需要,外白渡桥拆除重建,采用了钢梁结构。据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负责人介绍,这座第三代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的桥梁,也是当今中国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式桥。

这座钢桥成为连接上海中心城区与沪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并一直使用至今。在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2008 年3 月,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历尽沧桑超期服役的外白渡桥被从原处拆下,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延寿,一年后,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继续见证着浦江两岸的变迁发展。

外白渡桥北、黄浦路15 号的浦江饭店,前身是创办于1846 年的礼查饭店,目前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砖混结构建筑是1907 年在原址东侧重建的。饭店老楼的中厅,依然存有1860 年遗留下来的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复兴式旅馆建筑原貌。饭店内的设施在当时的上海乃至远东,都可称“最豪华”,在楼上眺望黄浦江和外滩一览无余。卓别林、爱因斯坦、斯诺等国际名人访问上海时,均选择此处作为下榻之地。

礼查饭店是上海资格最老的西式旅社饭店,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酒店,在这里诞生的多项“第一”,记录了上海与当时世界潮流接轨的脚步。1882 年7 月26 日,上海首次试亮15 盏电灯,礼查饭店及花园内就点亮了7 盏;1897 年11月5 日,为恭贺慈禧太后60 寿辰,在这里举行了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1901 年,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号码200;1908 年6 月9 日,声形兼备,光电并茂的西方半有声电影首次在礼查饭店花园亮相……1990 年12 月19 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里成立开业。目之所及,皆是传奇。

礼查饭店所在的今黄浦路,曾经被称之为上海的“东交民巷”,汇聚了德、美、日、俄等多家领事馆。根据1911 年《字林行号录》载的各国领事馆地址,当时上海有14 家外国驻沪领事馆,其中有10 家在虹口区域内。如今在外白渡桥头的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于1916 年竣工,是上海早期领事馆建筑中至今保存最好的。只有在这座融汇巴洛克和德国复兴主义风格的建筑上,

还能找到当年沪版“东交民巷” 最后的的印记。

与礼查饭店隔路相望的上海大厦,解放前被称为百老汇大厦。这座由英商投建的大厦于1934 年竣工,其外墙底层为暗绿色高级花岗石贴面,上为浅褐色泰山面砖贴面,窗裙部分拼成图案,是上海高层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早期代表,也是上海地标性建筑。百老汇大厦当时建成后的入住者主要是英、美洋行以及他们的大班、高级职员等。解放后,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陪同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做客大楼,俯瞰上海市容。

把目光投向离外白渡桥不远的四川路桥畔,邮政大楼、河滨大楼、新亚饭店等一批历史建筑,同样留下了当时西方现代文化浓郁的气息。

四川路桥北堍的邮政总局大楼,1924 年竣工后是设在上海的国家邮政总局——中华邮务管理总局所在地。在这座中国目前仍在使用的、规模最大、最早的邮政标志性建筑楼顶,带有意大利风格的巴洛克式穹顶的钟塔旁,两组群雕分别蕴含了中国邮政向现代化发展以及与国内外信息沟通,传情达意的寓意。由新沙逊洋行投资建设,1935 年竣工的河滨大楼,曾在1938 年接待了大量的欧洲犹太难民,二战后更有大量西方电影公司入驻设立办事处。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清朝嘉庆年间,虹口下海庙附近的下海浦上曾兴建一桥,名为“提篮桥”。后来下海浦日渐干涸,终被填平筑路,桥自然也就不在了,唯独这个名字被保留了下来。在虹口,除了西方客商带来的欧美文明,提篮桥还留存了上海独特的一段犹太文化的时代记忆。

徜徉在提篮桥的霍山路舟山路一带,你会发现一大片与上海传统石库门风格截然不同的三层楼长排红砖民居,这是1938年到1941 年期间,2 万余名从欧洲而来的犹太难民的生活聚居之所,他们在这片曾被称为上海犹太人的“诺亚方舟”的地方,开商店、开餐馆。在提篮桥历史风貌区内,至今还遗留着包括摩西会堂(犹太难民纪念馆)、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等优秀建筑。

摩西会堂旧址位于长阳路62 号,又称“华德路会堂”,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建,1927 年竣工, 为犹太难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这是远东规模最大的犹太教堂,也是在上海历史最久的犹太教堂,外观有犹太建筑特色,堂内楼梯装饰却为中国传统样式。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上海犹太宗教公会长期设在堂内。

霍山路上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是一幢4 层双毗连式西洋建筑,红黑砖墙,扇形大窗,具有明显的巴洛克式风格。当年这家国际上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救济组织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提供了大量资助,给众多一无所有的犹太难民带来生活的希望。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布卢门撒尔,是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之一。他在2015 年89 岁高龄时重访了位于舟山路59 号的旧居。在这幢旧居度过的8 年光阴,是这位犹太老人儿时最难忘的回忆。

提篮桥也曾记录下中国人民反战反法西斯的不屈抗争。

1933 年9 月30 日,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在今霍山路85 号召开了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法西斯的宣言、反对白色恐怖的决议、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红军和国民党“围剿” 苏区红军等抗议书,并成立了中国分会,宋庆龄为中国分会主席。会议使中国进步力量与世界反战力量紧密联系,使中国的抗日战争汇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之中。曾为工部局警务处监狱的提篮桥监狱,号称远东第一监狱。这里关押过数百名日本战犯,为二战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同时也留下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王孝和烈士等革命志士的罪恶。

先进文化在此策源勃发

作为先进文化策源地和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四川北路横浜桥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围绕着如今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一带,聚集了英、法、日、荷、西乃至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而众多彪炳中国史册的文坛巨匠和革命先驱也都曾在此留下身影和故事。

倘若把四川北路比喻成一颗树的主干,把山阴路、长春路、溧阳路、多伦路等看做是它的枝丫,这里散布着的历史名人旧居和革命史迹,让横浜桥一带化身成一幅海派文化甚至是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展示画卷。

位于横浜路35 弄的景云里,建于1925 年,是一片砖木结构的三层石库门里弄住宅。20 世纪20 至30 年代,鲁迅、茅盾、叶圣陶、柔石、冯雪峰等一批文化名人先后在景云里住过。他们在这里倡导左翼文化,构建文化理想。景云里由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里。

四川北路与多伦路之间的永安里,为新式里弄住宅,建于上世纪20-40 年代。住宅使用了简化的欧洲古典建筑语汇,形成欧洲近代城市集合住宅的特征。过街楼上的山花门饰仍留有石库门遗迹,是当时上海海派居住建筑的特征。中共地下党组织曾在永安里设置秘密联络点,周恩来、邓颖超、“左联” 盟员安娥、舞蹈家陈爱莲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永安里驻足和生活。

四川北路近多伦路口的拉摩斯公寓,建造于1928 年。1930年春,鲁迅因被国民党政府密令通缉而秘密迁入这里。鲁迅在此曾会见陈赓,两次掩护瞿秋白夫妇避难。冯雪峰也曾搬入这里的地下室居住,与鲁迅一起编辑出版《前哨》,纪念“左联五烈士”。

多伦路201 弄2 号,是中华艺术大学旧址,也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址。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中华艺术大学成为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开展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鲁迅也曾多次到学校演讲。1930 年3 月2 日“左联” 在此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左联” 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等17 项提案,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等下属机构。“左联”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主主义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写下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东宝兴路254 弄28 支弄8 号处,是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以及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20 人,1925 年1 月11 日至22 日在这里出席了大会。这座建筑为石库门房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假三层,虽然在1932 年“一·二八” 淞沪战争时被毁,但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弥足珍贵的红色足迹。原址现为民宅,于1987 年公布为市革命纪念地。

如今,以四川北路公园绿地内的海派文化中心为原点,辐射虹口、黄浦、静安等海派文化重要区域的“海派文化圈”已然形成。

北外滩航运文化继往开来

虹口区境内的黄浦江沿岸曾经是上海重要的货运、客运集散地,这里,是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祥地。

1845 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在徐家滩(今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了驳船码头。1860 年,英商宝顺洋行建造了“宝顺码头”,是“上海第一个停泊轮船的码头”。1861 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了“旗昌码头”;1864 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由简陋的驳船码头改为轮船码头。之后,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公平路码头、高阳路码头、外虹桥码头、扬子江码头等八大码头陆续建立,来自世界各地的纷繁货物在此装卸。汇集众多码头的虹口北外滩,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码头,尤其是其中的汇山码头,更是见证了大批中外文化名人的行迹。

许多来华访问、讲学的国际名人大咖都是在虹口滨江的码头上看了上海的“第一眼”。1922 年11 月,爱因斯坦携夫人爱尔莎,乘坐“北野丸号” 邮轮到达虹口汇山码头,抵沪访问;1924 年4 月12 日,泰戈尔乘坐“热田丸号” 抵达汇山码头,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旅;1933 年2 月17 日,萧伯纳乘坐英国皇后轮在虹口登陆到上海访问;1936 年,卓别林乘坐邮轮抵达上海,从北外滩登陆,会见了好友梅兰芳;哲学家罗素也是从虹口滨江登陆,第一次看到上海,看到中国……

19 世纪末,中国最早一批留美幼童,也是从虹口的滨江码头出发。到了20 世纪初,远赴日本、欧洲的留学生大多从这些码头出发。

随着北外滩滨江的改造,当年的老码头已经不见踪影,只有在新设立的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中,在那些图片和雕塑中寻找历史的遗痕。但是漫步北外滩东大名路航运一条街,不难从那些建造时间并不久远的建筑中,发现虹口由“老码头” 到“航运一条街” 再到“航运总部基地” 的快速跃迁。

在这里,有上海航运交易所的现代大楼,有世界上最大的航运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码头运营商中远海运集团的总部,有浦西最高建筑白玉兰广场,也有虹口第一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上港邮轮城。造型独特的“尚九一滴水”,是坐拥上海天际线的北外滩滨水综合体,不仅有停靠国际邮轮的功能,也有坐拥两岸景色满足各类宴客需求的餐厅。

从提篮桥到外白渡桥,虹口的航运文化在这些建筑的变迁中实现了继往开来。随着北外滩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见证时代跨越的“虹口之桥” 将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