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110 接警:惊心动魄只是日常
第82版:社会 2020-11-02

110 接警:惊心动魄只是日常

竹里

上图:上海市公安局110 接警中心平均年龄33.5 岁。

下图:李莉正在开岗前班组会。

下图:李莉在接警台。

上图:110 接警中心。

惊心动魄是日常,但也有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感人至深的邻里故事,还有他们一同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撰稿|竹 里

武宁南路128 号,一个普通工作日,新启用的上海市公安局110 接警中心,班组人员正在依次列队,做上岗前的准备。站在队伍前面的是接警班长李莉,总是比其他组员早来二十分钟,为的是顺利交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作为上海城市平安的“中枢神经系统”,面对每一个“细胞” 的应急呼叫,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搜集信息、发出指令的全过程。

一次特殊的帮忙

自1993 年5 月上海110 报警服务台正式开通至今,已经受理了1亿多个报警电话,究竟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挽回了多少经济损失,没人能计算得出。李莉告诉《新民周刊》,接警的电话种类很多,有求助类,有纠纷类,有事故类……据统计,2020 年110 报警日均呼入量2.8 万左右,处警量1.2 万左右。粗略估算了一下,接警员每12 个小时接听300 个电话,平均3 秒就有一个110 电话接入,而话务量最高的时候,一天甚至可以接听四五百个。

在接警中心大厅,《新民周刊》记者看到,接警员们头戴耳机、麦克风,面前摆着两个电脑显示屏,一台不断显示更新报警信息,分发到相关单位;另一台则显示包括高架道路、地铁站、标志建筑等信息在内的电子地图,方便接线员快速确定报警人位置。“目前,在110这个大家庭里,女性占总人数的51%,平均年龄33.5 岁。”

几天前,正值李莉值班,凌晨两三点,接警员突然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大概一分钟不到,电话那头一直传来打呼噜的声音。接警员连续“喂” 了几声,都没人说话,但奇怪的是,每一声喂都对应着一个类似“呼噜声” 的应答。接警员敏锐地察觉到事情不对,她并不简单地将这通电话处理为“误打”,而是反打过去,这次听到了电话那头有砸东西的嘈杂声。

“那是一个座机电话,我们通过后台技术处理,定位到了大概的街道,派给了宝山分局,民警找了许多个小区的门牌号码,都不是,最后通过手机号才查询到了准确地址。” 李莉说,几番周折才算搞清楚情况。原来,报警人是一个聋哑男子,因经常遭遇妻子暴力求助110,电话里奇怪的呼噜声正是他发出的。

慢慢地, 经验足了, 接警员们对于大多数的警情都能分析出个一二,一些琐碎的并不在分内的求助事件,也能处理得游刃有余。有一次,一位独居老太太深更半夜打来电话,说家里空调打不开了,后来发现是保洁阿姨保洁时,拔掉后忘记恢复了原位。“虽然不是分内的事情,分局民警上门解决了这个事情,老太太非常感谢我们。” 李莉说,一般新上岗的接警员,入职一年什么警情都接过了,就知道什么单子在电话里就可以解释清楚,什么单子可能是疑难警情,“按照经验,一般通话时间超过五分钟,我就会插听一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接警,接警员耗费了一晚上的时间,过程十分惊心动魄。“值夜班的时候,求助类报警最多,那天有个醉汉打来,说自己在三十多米的高架上下不来了。” 李莉回忆,当时醉汉描述不清具体地址,嘴里还嘟囔着:“我受不了了。”“这里太黑,我什么也看不到。” 接警员十分担心,就下发单子让民警去找,其间一直和他保持通话。“当时给了高架支队,找了半个小时,没找到人,就这样一直通话到了天亮。”

李莉说,天刚蒙蒙亮时,用肉眼一直观测不到他,浦东民警看到他时,其实在高尔夫球场的一个架子上。民警在下面喊,让他配合回应,也不回应,当时醉汉仍处在醉酒状态,站立的范围非常小,力气也耗尽了,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最后我们通知到消防中队过去营救,消防员登上云梯,上到云梯可以送达的最高处,又攀爬了一段距离,才把他救下来。而完成这次营救,已经是上午9 点钟了。

庆幸很多都是乌龙事件

在110 接警中心,李莉会根据每天不同时段呼入量的高低,开启40 至80 个接警坐席,在遇到雨雪、冰冻、台风等恶劣天气时,120 余个接警坐席将同时开启。记者注意到,每个座位下方,专门设计了一个放水杯的卡口,接线员被规定只能用小口杯:“这里的地板下都是管线,得防止水杯打翻。”

到了午餐时间,大部分接线员杯子里的水仍是满的。原因是没时间喝,更不敢多喝,因为根本没有上厕所的时间,接警员吃饭也必须分批,早中晚饭分别二十分钟搞定,有时遇上恶劣天气呼入量大增,吃饭的时间明显紧张,就像“打仗”一样。“连续12 个小时,几乎一刻不停地在说话,耳朵发烫、喉咙嘶哑、眼睛干涩疼痛。”

虽然辛苦,但李莉也感到庆幸,因为接警17 年,她接到过许多看似惊险,实则是虚惊一场的“乌龙事件”。记得前阵子,热心市民打来电话报警说,在街上看到一个女子大叫,被同行的男人锁起来后,拖拽进了一家咖啡店。“我们接到报警后也不敢轻举妄动,盘查后才发现,原来两人是在剧组里拍戏。这说明市民的安全意识提升了不少。”

更惊险的一次是疑似 “凶杀案”。前几天,一个保洁阿姨在短租屋子里打扫卫生,没过多久就慌慌张张地跑出来,拨打了报警电话。阿姨称,在房间木制沙发缝里看到了两只脚,当时描述得特别恐怖,说在箱子里看到了血迹,怀疑是一具尸体。“我们告诉阿姨,人先退出来,不要动,先保护现场,等待刑警去现场排查。”

刑警到现场后,手套戴好,打开上锁的沙发,准备现场提取指纹。谁知打开的一瞬间,大家看着眼前的景象都忍不住地笑了,原来沙发里躺着的是个模特模型。李莉说,知道结果后,她也长舒了一口气,虽然是个大乌龙,但说明我们的治安还是蛮平稳的。接警员这个工作,不仅考验耐心、判断力、心理素质,还需要爱心与同理心。

“喂,我一个人,我饿了,想吃东西。” 李莉一直记得这个特殊的接警,它是一个三四岁小朋友打来的。当时问他父母电话、家庭地址都一概不知。接警员怕他一个人在家发生危险,就一直在和他聊天。“小朋友,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呀?你会开电视吗?你看会动画片,爸爸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一直聊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任何有效信息。

李莉决定请示领导,查询具体地址,发现手机号码对应的地址在静安一处民房里。但当我们通知民警过去后,发现民房里并没有小男孩,而是住着一对老夫妻。“当时有点困惑,但因为担心孩子,换了五六个接警员,就这样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 直到孩子的爸爸接过了电话,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男孩的爸爸年前在上海打工,年后因为疫情就回安徽老家了,因为没人照顾孩子,一大早便带着孩子下地插秧,男孩一个人坐在劳动车上拨打了110 电话。

李莉说,很庆幸,这些都是乌龙事件,这代表着孩子安全,社会安定,没有恶性事件、没有打架斗殴,是更多的爱与美好在一根根的电话线中,不断传递着。

报警也是有讲究的

当你拿起电话拨打110 时,该如何表达才最有效?重大警情该如何描述?报警后的单子,怎么处理?实际上,报警与接警,都是一门学问。

“能否及时、正确拨打报警电话是成功获得紧急求助的关键。”李莉透露,在110 呼入量中,有部分来电涉及咨询类、重复报警、错拨或骚扰等非紧急电话,并不需要民警赶到现场处置。也有一部分是报警人描述不到位,甚至自说自话,使得报警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信息。

比如,交通事故的警情,接警员需要快速了解到以下几个信息:报警人是当事人还是过路人,几车事故,车型是什么,有没有人受伤,有无撤离现场条件。如果事故非常严重,询问车子有无翻过去,如果翻掉了,侧翻还是全翻。而公交车事故,了解的又不一样了,有多少乘客,影响了多少车道,如果是在高速高架上发生大巴车事故,就可能需要分局协调备车转运乘客。

而在电话里,打架的警情也有侧重点,首先引导报警人配合接警员的询问,不要一直激动大喊或表述不清,这都可能影响有效处警时间。现场持刀的话,需要调派特警过去,因为巡逻民警不一定有武器装备。如果是恶性斗殴,就会非常紧急,需要报警人快速报出地点,人数等相关信息,要求民警马上到场。“当事人如果情绪激动,扬言过激,建议不要靠近,毕竟对方情绪不稳定,特殊出警现场会有高级谈判专家介入。”

李莉告诉《新民周刊》,接警中心的五个班,每个班分为五个组,每个组都有一名督导员,督导员的工作职责是评估接警质量以及重大警情的上报。“无冲突的普通警情属于四级,接警员分发处理;打架动刀就是三级警情,督导员处理;打架有人受伤,需要报告班长;现场受伤人员超过两个或者对方逃逸,火灾持续时间很长,属于二级警情,就要上报给指挥大厅了。”

“督导员会选择一些录音去听,然后评分,我们会分为月评、季评。在短信回访系统里,报警人还会对接警员有评价,1 是满意,2 和3 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于不满意的回访短信,督导员都要查听录音,分析处理。刚开始的确有些接警员下发单子速度很慢,甚至还要靠笔头记录,无法做到同步,后来掌握了快速短语、接警技巧,就好多了。”

李莉说,这份工作实际上比拼的是综合业务能力,你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细心、耐心、同理心、判断力。在采访中,李莉甚至打趣地说:“班组里都是年轻的90 后,我都怕他们上班话太多,回家不说话,不谈恋爱,一到休息日,就鼓励他们多出去聚聚。”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