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蚂蚁”何以成为“雄兵”?
第31版: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易居样本 2021-03-08

“蚂蚁”何以成为“雄兵”?

王煜

空心村宅基地改造有前景。

社区居民参与“一斤市集” 消费扶贫活动。。

“藏区青苗牵手计划” 连接城市家庭与藏区儿童。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总裁李长江(左三)等人 深入藏区参与扶贫。

而当全国扶贫攻坚目标完成、乡村振兴开始成为三农工作的新的引领时,人们也即将能够体验易居乐农打造的盘活农村土地、呈现乡村优质文旅资源的共享农庄。

记者|王 煜

让物业人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大使,发掘“社区的力量”,这是易居乐农在消费扶贫领域的创新探索。而当全国扶贫攻坚目标完成、乡村振兴开始成为三农工作的新的引领时,人们也即将能够体验易居乐农打造的盘活农村土地、呈现乡村优质文旅资源的共享农庄。

“易居乐农会把CSA 社区支持农业发展一贯到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就走这条社区的道路,蚂蚁雄兵的道路!”朱旭东说。

近年来的实践不断证明,易居乐农结合CSA 理论的尝试精准有效。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成就“蚂蚁雄兵”,易居乐农做对了什么?

消费扶贫,贡献社区力量

物业管理企业激发“社区的力量” 参与到消费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事业,究竟能不能做得成、该怎么做?当2019 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易居乐农等发起的相关倡议发到手中时,朱云飞做了一番认真的思考。他的身份是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上实服务董事长、总经理;而他的不少同行最初接触到这个新的话题时,有些困惑。

“当时大家不是很清楚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有的人还觉得这可能是披着扶贫的外衣在做商业。” 但是经过交流探讨,行业内很快形成共识:这件事不仅值得做,而且特别适合物业管理企业去做。

为什么这么说?朱云飞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物业管理企业的许多一线员工本身就是来自被帮扶的乡村地区或者与这些地区类似的区域,对乡村的点点滴滴有亲身经历和观察,充满了真挚情感。他们向居民传播消费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的活动时,本身就有足够的共情;他们不说空洞的“漂亮话”,而是发自内心地推荐。加上平时与居民就彼此熟悉,获取对方的信任和理解也比其他渠道更为容易。

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名誉副会长庞元看来,物业管理企业的员工深入居民社区、办公场地,与千千万万的人近距离接触,他们能把消费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行动高效地传播到城市的民众身边。无论是居民小区“乐农小店” 的柜台里还是办公楼食堂里的展台前,“多带一斤回家”,触达消费者的渠道足够直接,消费者的公益购买行动也不费力气。

“物业管理企业的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做出来的,在消费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行动上同样如此。” 庞元说。

上实服务管理的瑞南新苑小区对此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它是上实服务管理的小区里,最早支持“社区的力量” 并投入行动的一个。

瑞南新苑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建成于1999 年。如今,地理位置优越、绿化茂密、物业服务规范,让入住这里成为拥有生活格调的象征。朱云飞说:营造这样的良好局面的秘诀,在于上实服务落实党建引领的“三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落实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居民形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居民小区里的事务纷繁复杂,许多时候都需要耐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反复复开展各种协调。上实服务党委与瑞南新苑党总支通力合作,让物业管理公司与居委会、业委会三方代表做充分的沟通。“扛着党旗进社区,戴着党徽上家门”。小区的党员带头维护大局,并与其他居民做细致的沟通;有了示范的好榜样,把话说开说透,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可能。

如此一来,居民对物业的工作充分了解,进而强力支持。小区里有不少离退休老同志,他们和业委会一起,自发组织了春节前慰问物业员工的活动,至2021 年,这个联欢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6 年。“无论工作有多忙,哪怕刚从飞机下来我也要直奔会场,每年的这个联欢会我都一定要去现场参加。” 朱云飞感叹,在小区活动室举办的联欢会上,白发苍苍的居民握着物业员工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种相互之间的认可和情感,是物业人尽心服务居民的不竭动力。

有这样的紧密连接,当物业管理企业把消费扶贫的活动带进瑞南新苑小区时,得到热烈的支持就在情理之中了。许多小区业主不仅自己踊跃下单采购贫困地区产品,还自发在社交软件的群中发起购买接龙、在朋友圈转发宣传。

瑞南新苑的成功实践,是“社区的力量” 消费扶贫行动在全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扎实落地的缩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倡议下发后,各地方的物业管理协会积极响应,各家物业管理企业纷纷落实。“每家企业和每个区域的消费扶贫数据都可以在网络上实时展现,这让大家你追我赶,形成了公益扶贫的良性竞争。” 朱云飞说。

以2019 年8 月“社区的力量” 在上海的启动仪式为例,16个区同步设立分会场,100 余家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1200 多个社区参与,这些社区中的百万居民共同见证,当天上海就售出10 万斤消费扶贫农产品。

2020 年4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圆方集团是河南省郑州市一家综合服务型民营企业,物业服务正是其主营业务之一。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全体物业人的肯定。

物业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冲在一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线,他们勇当排头兵,与易居乐农合作,通过公益宣传、社区活动、大型市集、平台运营、团购集采等多种方式,动员物业管理行业行动起来,多方协同,为消费扶贫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创新之路。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庞元表示:依靠物业管理企业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来自消费端的反馈意见促进农产品生产、物流配送流程的相应改进,“社区的力量” 将在持续开展中不断迭代升级。

共享农庄,盘活农村经济

脱贫攻坚的目标达成之后要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仅靠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还要努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这一领域,易居乐农推行的是共享农庄模式的探索。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土地、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以及财产营运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对于农民而言,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的租金收入,分别为承包地收入、宅基地及其上房屋收入。其中,承包地流转制度已相对成熟,但局限于土地性质,其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有限;因此,宅基地及其上房屋就成为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关键。

庞元曾长期在政府房地管理部门工作,并曾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房产经济学会会长。他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庞元的话,指出了农业与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人”与“地”关系的现实矛盾:种粮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既不愿种粮,又以种粮的方式占用土地;小规模土地难于承载农民,农民既不能靠土地致富,又不愿放弃承包地;农村资源和设施不能吸引农民,农民既不愿在农村谋生,又不愿舍弃农村的宅基地。

“如果农民的土地不能从‘物理化’转为‘物权化’,那么就很难说他们充分共享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很难说农民有充分的获得感。” 庞元说。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2021 年2 月22 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提到:2021 年农村改革有一项重大任务要收官交账,就是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这主要包括:全面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扎实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他表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展开,这项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将按照深化试点、先立后破、稳慎推进的要求,在做好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

易居乐农的共享农庄项目,对“空心村” 闲置的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进行改造,打造“一房一院一田”的乡村文旅产品。这正是对“三权分置” 的实践:土地的集体性质和所有权没有改变,企业获得运营权,而村集体将集体建设用地或宅基地评估入股获得收益权。如此一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闲置宅基地等“死资源” 变成了“活资本”。

从全国来看,农民收入四大构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3%-4%,欠发达地区的该项占比更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共享农庄的探索,正尝试为此提供一种可能性。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解决基层反映的农村用地难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要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文件要求: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这从顶层设计层面,为以共享农庄为代表的乡村文旅产品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庞元认为:如果说“社区的力量” 是从消费端切入对乡村的帮扶,那么共享农庄则将创新力量更多集中在了供给侧。共享农庄的硬件建设完成后,更为关键的是长期健康的运营,易居乐农引入的国内领先的特色民宿运营规划团队,将为当地带去先进的理念,开拓当地人的视野与思路,实现思想源头上的帮扶支持。

从CSA 概念的角度看,共享农庄能让都市里的消费者融入农村,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更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项目的运营将主要录用当地人员,这不仅让村庄恢复人气避免“空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让他们获得了技能和理念的更新。这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潜在的人力资源。

“乡贤返乡、市民下乡、产业兴乡” 的共享农庄发展模式,已在河北蔚县西窑头村的实践中开始被鲜活地证明:留守村子多年的人们找到了生活的奔头;许多之前离开的村民正陆续返回;不少外村人慕名而来,四处打听能不能在村里盘下一间屋子用来改造成设计师民宿……创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带来的不仅是一栋栋现代化的民宿和整洁宜人的村容村貌,更是村民崭新的精神面貌,是他们内心迸发的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动力。

共享农庄的“共享” 有多层含义,最重要的就是与农民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社区的力量” 得以成功推行的原动力,同样在于参与的每一分子与被帮扶地区民众共同富裕的心愿。

在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引领下,人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细微力量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奔腾向前。

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 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概念于20 世纪70 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

20 世纪60 年代的瑞士和日本,因化学、石油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有些农场也同样担忧化学、石油技术会污染自己的农场,同时想为自己的农产品寻找一个稳定的市场,于是消费者和农场就展开合作,形成了经济伙伴。CSA 拉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缩短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提升农业供应端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具有国际人文精神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