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2023政府工作报告:强人心、增信心
第8版:封面报道 2023-03-13

2023政府工作报告:强人心、增信心

应琛/刘绮黎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整理|应琛 制图|刘绮黎

“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详实、内容务实、任务扎实,对发展成就的总结,强人心、增信心,让人为之鼓舞。

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

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

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

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

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

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13.6万公里增加到17.7万公里。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

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

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进出口促稳提质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1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

4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

5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6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7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8 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