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当平庸之恶有了商业价值
第77版:专栏/假装专家 2023-08-07

当平庸之恶有了商业价值

沈彬

沈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人间的龌龊小事、委琐瞬间得到了流量的祝福,成了公共消费品。

日前,一位女性朋友往群里扔了一个视频链接:高铁车厢里,靠窗坐的女乘客要走出来上厕所,坐在过道座位上的男乘客却死活不让——“我就不让,你凭什么让我让,你有本事自己出去……”这视频显然严重影响了这位朋友的情绪,气鼓鼓地表示:“换作我,当时就踩着这个男的大腿过去!”

现如今刷视频,特别是刷所谓的“社会新闻”是很容易导致“脑血栓”的。

你点开一个视频:女的赖在公交车座位上,司机要下班了劝她下车,死活不肯,然后就是一堆“凭什么呀,为什么呀,干什么呀,你能把我怎么样呀”的输出,尬得你直抠脚趾。

再滑一个视频,电梯超载报警,最后上来的一对男女青年不肯出去,然后就是“凭什么呀,为什么呀,干什么呀”的言语和物理推搡。

再滑一个,不牵狗绳的狗主人正在和别人“凭什么,为什么,干什么”……

噌的一声,你的血压上来了!

这些新闻可以叫“脑血栓新闻”。

你一年里都没有遇到过的蛮横不讲理的人,但短短几分钟里手机上都遇到了,然后,你压下一肚子的怒火,假设自己就在那个霸蛮人的对面,想想用什么话可以一剑封喉,把对方怼到哑口无言、无地自容、无伎可施、无疾而终。

反复酝酿的那几句还是无法排遣这几条视频带来的精神伤害,于是你把这条视频转发到群里或者朋友圈里,让大家分享一下你此时的郁闷,最终让更多人被郁闷到。

在流量的诱惑下,生活的负面的细节都被放在了聚光灯下,被人反复咀嚼、品鉴,甚至被口水推升成为公共话题。反思一下,在没有手机的时代,甚至仅仅是5G时代之前,这种生活里的促狭、刻薄、悭吝、自私也是存在的,只是这些生活平庸的丑恶没有变现能力和流量价值,就算你经历这种“大无语”,转一个身就忘得一个干净,投入到其他琐碎里。

而在流量时代里,这种给人带来极致负面情绪——仇恨、愤怒、对抗的平庸之恶,却成了流量新宠,被各种自媒体、机构媒体追捧。

人间的龌龊小事、委琐瞬间得到了流量的祝福,成了公共消费品,被咀嚼、被分泌、被厌弃。如果说,前几年那种火车霸座的新闻,还能体现出一定的有关公私权利边界的公共价值,而铺天盖地的车厢不让通过、电梯超载不出来等等撕扯,则沦为一场流量拜物教下的审丑狂欢:诱发戾气,感染愤怒。

对当下数字时代提出严厉批判的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提出了“非物”的概念,流量时代里“非物化”让我们被连根拔起,成为数据流的奴隶。“非物化”让我们乐于被隔绝于真实世界之外,自愿投入赛博的洪荒巨流当中。

我们每天在追逐资讯,却没增长知识;我们执着于被点赞,却没有发展友谊;我们的手机内存被塞满,却没有值得记忆的东西;我们每天沉迷于对一个个事件的共情、愤怒、痛恨当中,却没有参与什么真实的公共事务讨论。我们是赛博集体情绪中的一个字节,却自己以为是全世界本身;我们只是“非物”世界的参与者、被劫持者。

物理世界里几乎没有意义的丑陋,却有真金白银的传播价值,反向地影响我们对物理世界的印象。被故意放大的丑陋,被精心安排的愤怒,被恶意对立的情绪,最终“非物”主宰了我们,最终“脑血栓新闻”赢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