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开“赏花车”的人
第35版:广域/城与事 2024-04-29

开“赏花车”的人

明前茶

漫画/崔泓

明前茶(南京,媒体人)

想起早春时候的事儿了。

通往中山陵风景区的20路公交车,很挤。我被后面的乘客使劲推上,无法挪动,喉咙紧贴着前门的刷卡机,后来的乘客想挤上来刷卡,我就得把头歪到一边,让出地方。

每一站,乘客上车都是见缝插针,司机对没挤上车的人好言相劝:“有时间就等下一辆吧,您瞧瞧,我这车上挤得都像筱面窝窝啦。”

车下的乘客也扯着嗓子喊:“师傅,梅花山那株镇山之宝,名叫‘别角晚水’的梅花开了吗?我妈还在问,坐早班车去,能不能赶得上免门票的时辰?”

还有人问:“这会儿梅花都开足了吗?除了梅花山,还有哪个旮旯里有梅花?”

开车的师傅竟是个百事通,他笑答:“‘别角晚水’没开呢,那是个晚花品种。”“梅花山早上6点半前进门是免费的,你赶我们的头班车也不一定能赶得上,得戴上头灯,骑车去。”“赏梅你也可以去玄武湖啊,地铁能到就方便多啦。”

每到赏花季,太平门通往中山园林风景区的龙脖子路就会分时段禁行私家车了,很多私家车主兴冲冲开车到路口,被交警拦下来劝返,掉头的车子排成长龙,公交司机开过这个进山路口,竟等了五个红灯。进了山,路也极其不好开,很多市民正在明城墙下摇摇摆摆地步行,年轻人穿着宽袍大袖的汉服,时不时还要停下来拍照,司机又不能鸣笛,只有避让人群,挪动车身,从弯曲扭动的龙脖子路上小心翼翼驶过。好不容易开到紫金山索道,琵琶湖,又开到中山植物园,道路终于宽敞些,眼见上车的人比下车还多,部分乘客已经提前下车徒步了,趁着停车,我向司机道辛苦:“您开这条路,可真不容易。”司机笑道:“从前,驾驶室还没做这隔断门,乘客一直挤到驾驶座的旁边,顶住我的肘,每一次要拉手刹,都要让旁边乘客吸紧他的肚子。要说那时开车不烦躁,是假话,后来,领导大概也看出我们的烦躁来了,所有持有驾驶A照的车队领导,都在双休日替我们上一天班,让我们带着老婆孩子去看花。我那会儿根本就不想去,开这条线,光路过的公园就有八个,真磋磨耐心,累得回家就想躺着。而且,男人嘛,总觉得人山人海去看花,有点傻。”

我大笑起来:“那您去没去呢?”“去了呀,不去不行。公司给发了门票,凭跟家人在梅花山上的合影,回来领工会的慰问大礼包。”

说到这儿,司机关门开车,不再言声。

车到梅花谷西门,乘客吐出去八九成,趁着人家扶老携幼地下车,我问司机:“您与家人去赏梅,感觉好吗?”

司机微笑:“真没白去……以前,开车运着这一车一车的看花人,我总觉得他们无事劳、凑热闹、专添乱,他们问啥,我都好不耐烦。现在不一样了,我跟老婆孩子也去看了,哇呀,那真是仙境,空气都是香的,地都是软的,老梅树都300岁了,人人应该来呢。”

开看花车的人觉醒了,虽然工作仍然很累,使用手刹的频率比平时起码多三倍,招呼乘客腾地方、招呼人往里走的吆喝喊得嗓子都哑了,放在驾驶座旁边的大茶瓶,也只敢润润嗓子。然而,自从和家人正正经经地去看过一次花,一成不变的上班生活,仿佛密闭车厢的某扇窗开了一条细缝,溜进来山野的清气,梅花的香气,让人头脑猛然清醒,觉得人间值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