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 星期日
旅顺没有地标
第77版:专栏/假装专家 2024-05-13

旅顺没有地标

沈彬

沈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勿忘历史,光是愤怒是不够的。

旅顺的地标建筑是什么?我觉得每个去过旅顺的人,都会对鸟瞰旅顺口的白玉山上的那座塔印象深刻。无论你在旅顺的哪个位置,隧道口、海港边、火车站、各个炮台上,都能清晰地看到巨型子弹状的巨塔,它在蓝天碧海之间显得那么刺眼。

从物理层面上说,它的确是旅顺的地标,但事实上,这座塔绝不会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地标,也没有主动出现在城市宣传中。它是中国屈辱的象征,更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标志,深深嵌入旅顺的历史中。

这座塔现在叫“白玉塔”,历史上叫“表忠塔”,本是日本人为纪念他们在旅顺的“赫赫武功”、悼念阵亡者而建设。在塔前原本是收纳了22723具日军阵亡者骨灰的“纳骨祠”,好在已经被清理。要注意的是,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对手并不是中国,而是沙俄。

日俄战争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尴尬的一页,尴尬到中国人不愿意去学习和记忆,也不是“考点”所在:这场战争有太多的血腥,太多的戏剧性。203高地、Z字旗帜、对马海战,这是日本人的“坂上之云”,也是沙俄奔向十月革命的转捩点,只是中国被当成了帝国争霸默认的奖品。

被称为“第0次世界大战”的这场战争,残酷地发生在中国土地上。中国既不是狭义上的失败者,更绝对不是胜利者。旅顺将这场惨烈大战的具体的文物,像琥珀一样封存起来。

如果有什么城市的历史担得起“半部近代史”的评价,一座是上海,另一座就是旅顺。甲午战争,日本人来了;干涉还辽,日本人走了;租借旅大,沙俄来了;日俄战争,日本人又来了;二战终结,苏联人又来了。有作家说旅顺的历史就是“重叠的装订”,旅顺在很多地方保持着这种反复和重叠。

历史太复杂了,文物便不说话,等待人们的默默倾听。就拿现在挂牌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来说,它就是一幢颇有童话感的奶黄色的俄式建筑,最早是俄军的关东州陆军炮兵部,之后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再之后就是苏联驻旅顺的第39集团军的司令部。

我还在旅顺日俄旧监狱博物馆里发现了“济远号”的铁锚。甲午战败,“济远号”的管带方伯谦问斩,这艘穹甲巡洋舰也被掳走,被加入日本联合舰队的战斗序列,在日俄战争中触雷沉没,直到1982年被打捞出水。

旅顺就这样用一幢幢的遗存、一件件文物,将历史复杂的肌理呈现给人们,等待人们用虔诚、敬畏的心与历史对话。网络社交时代里满是“燕双鹰”“手撕鬼子”的浮躁,历史被偷换成了直白的情绪宣泄,更显得旅顺口这些文物和遗存的重要。

勿忘历史,光是愤怒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直面历史复杂的谦虚和智慧。

真心感谢大连乃至国家层面的智慧,将历史遗存保存下来,没有因为是国耻的具象化,没有因为它们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联系就一拆了之,而是摆在那里,留给子孙,引发人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斯大林路的胜利塔,塔尖是一颗红五角星,边上镀金的穗饰。登上塔腰的平台,夕阳将巨大的塔影投射在地面上,抬头又看到了山上那座日本人的“表忠塔”。我对孩子说:那座塔是日本人纪念他们的“胜利”的,这座塔纪念的是苏联人的胜利。孩子问我:那么我们中国人的胜利纪念塔在哪里?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没有答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