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遗憾没有大团圆结局
第80版:影视 2024-07-15

遗憾没有大团圆结局

牧群

撰稿|牧群

电视剧多以团圆结局抚慰众生,《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反其道而行,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奈与悲凉。

1993年,我刚进城上高中,在北山下的桥头偶遇一蓬头垢面的流浪少年,我把他带回宿舍,给他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喂了顿饱饭。本商议好第二天带他找警察叔叔寻亲,谁承想一进派出所,他就被警察扣留,当场承认了一起工地失窃案。临走时他惶惑不安中带着渴望的眼神,至今深烙于我脑际。现在想来,我是遇见《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的“小七”了。

人口拐卖的问题,近年有《失孤》《亲爱的》等电影宣导,加上“梅姨”等话题的网络发酵,一直保持着高关注度,但对小七这类上世纪90年代的流浪少年,当下人的感知并不多。许多人不解,电视剧里,小七明明是假冒边杰进的金家,被揭穿并驱离后为何对边杰妈妈一往情深?要不是高中时邂逅过流浪少年,与之有过长谈交流,我对片中小七的复杂情感,恐怕也是疑窦重重。

剧中小七的出身,贼首庆爷应该没说假话,就是他捡回养大的,结合人贩子的供述,大概率是被拐时因重病遭到遗弃。庆爷将他捡回治好并养大,谈不上多少恻隐之心,不过是想养个帮自己搞钱的贼子罢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盗窃团伙猖獗,不少流浪少年都是被威逼利诱入伙,从此身陷囹圄。直到千禧年前后,北京还盛行抱腿乞讨的孩童,甚至是残疾乞儿。我的一位盲人文友张骥良,曾冒死潜伏“丐帮”并完成《都市的乞丐群落》的报道,当时一个“丐帮”头目,曾扬言要挖了张骥良的双眼。现实中的流浪儿“小七”,命运无非是盗窃团伙和“丐帮”二选一。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由两个案件做原始驱动,一个是1993年4月17日,两个高中生和一社会青年神秘失踪;一个是1984年5岁的豆豆与小伙伴在幼儿园门口“寻宝”时被人拐走。两个案件都涉及一个叫边杰的孩子。而正叙的时间点,则是1996年,一个貌似边杰的少年突然“归来”。我一度误以为这是个双向奔赴的故事,假边杰也好,真小七也罢,渴望家庭或家人的流浪少年,终归得偿所愿,而寻子多年的失孤警察,亦终归父子团聚。然而编剧的手笔是残酷的,终未了两位主角的夙愿。电视剧多以团圆结局抚慰众生,《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反其道而行,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奈与悲凉。

就目前的故事脉络,大团圆收尾的契机不是没有。王警官曾经想用亲子鉴定的招来解假边杰的杀人嫌疑,结果因金老板家边杰本就是边美珍领养无血缘关系的伏笔而落空。既然边杰可以是边美珍领养并视如己出,那豆豆一样可以,像极了的双胞胎再好不过,正好为金老板的绑架乌龙提供缘由,编剧只需要把1984年豆豆和边杰换做不曾谋面的状态即可。看片时总觉得张颂文和荣梓杉分离前沙发上那个拥抱怪怪的,换做认亲的拥抱,多好。

业界和观众对《看不见影子的少年》都抱着高期许,毕竟它是“迷雾剧场”按照高分剧《隐秘的角落》“接班人”打造的,荣梓杉的回归,加上《狂飙》张颂文等三人组的入局,怎么看都是爆款潜质。可惜该剧不仅没有大团圆抚慰看客,涉案、悬疑、亲情、人性、重组家庭以及打拐诉求等拉拉杂杂也太多太满,在层层解扣时难免顾此失彼。尽管如此,该剧依旧不失为一部好剧,尤其张颂文、郭柯宇和成泰燊的生活流表演堪称一绝。

最可惜的还是每集片尾里的寻亲启事,那么多被拐宝宝让人看着心疼,这剧要是爆款,没准他们回家的概率大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