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收到书豪的回复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第A05版:聚焦 2020-03-23

收到书豪的回复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薛思佳

防护服上的“林书豪女朋”让沈妍备受关注

脸上的勒痕是沈妍最美丽的“荣誉勋章”

2月19日,沈妍发了一条社交状态,附图中的她在身穿的防护服上写下了“林书豪女朋友”,随即得到了林书豪和北京男篮的转发和祝福,前者更是将其分享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真的很爱我的球迷,他们勇敢而坚韧,希望她在前线战斗时能够安全,并且获得力量!谢谢你在防护服上写了我的名字!”这个分享一瞬间在球迷群体中引起热议。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为了让自己在排解压力的同时,不让父母担心,沈妍在名为“皮卡丘kilo”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更新起了武汉日记,“一开始就是想写点东西,因为发朋友圈的话怕父母看见会担心,社交媒体上的话大家都不知道我是谁,就可以随便写。”在断断续续记录了十天的武汉生活之后,沈妍“火”了,大批球迷纷纷在她的社交媒体下面留言,给予她鼓励和支持,向她表示敬意和感谢,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在2月19日的一条微博,附图中的她在身穿的防护服上写下了“林书豪女朋友”,随即得到了林书豪和北京男篮的转发和祝福,前者更是将其分享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真的很爱我的球迷,他们勇敢而坚韧,希望她在前线战斗时能够安全,并且获得力量!谢谢你在防护服上写了我的名字!”这个分享一瞬间在球迷群体中引起热议。“没想到书豪会回复,以前也@过,这次只是随便发了一下。”

用沈妍的话来说,这份意料之外的惊喜,让当时已经在金银潭医院工作一个月的她,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因为平时我们穿着防护服,把名字写在上面就更容易辨认一些,那天上班大家就提议说写自己喜欢人的名字,我就突然想到了把书豪的名字写了上去。”在不明所以的同事的帮助下,沈妍在防护服背后留下了“林书豪女朋友”字样,“她不认识书豪,但她知道这是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因为平时我偶尔也会去看比赛,他们都知道。”

翻开沈妍过往的微博,不难发现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林书豪球迷。去年12月28日沈妍去南京,观看了北京男篮客场对阵南京同曦的比赛,现场目睹了林书豪的风采,并且在客队下榻酒店如愿拿到了偶像的签名,“不仅拿了签名,还跟书豪说了‘喜欢他,书豪说了‘谢谢’,真的好暖。就是我这个‘傻憨憨’,激动得忘记拍下这一幕了。书豪走过来我就感觉啥也不知道了,关键时刻我老是掉链子。”沈妍说自己最欣赏的是林书豪的坚持,无论是读书时期见证他在纽约的“林疯狂”,还是如今看到他在CBA联赛中的发光发热,面对伤病,面对不公,面对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坚韧不屈的性格是她喜欢和支持林书豪的理由,如今她在武汉的这份坚持和坚守一点都不逊色于自己的偶像。

因为伤病的原因,今年年初北京男篮做客挑战上海男篮的比赛,林书豪并没有跟队来到源深体育场,这多少让现场观赛的沈妍有些感到遗憾,但如今随着林书豪和北京男篮的邀请,她完全可以实现和自己偶像同框的愿望,而且不必再像上次一样“惊慌失措”,“很开心,很兴奋,第一时间我就和身边朋友分享了,他们也是挺惊讶的,而且会调侃说感觉我上班都有动力了。”

樱花开了方舱休了我们也快回家了

和社交媒体上的“武汉日记”不同,在沈妍的朋友圈里,与抗疫一线有关的情况寥寥无几,却不难发现她是一个很容易因为食物而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女孩。或因为一根冷饮,或因为中国乒乓球队送上的一份汤圆,或因为给上海援鄂医疗队准备的汉堡包、巧克力,这是“90后”的她和同龄人共有的特质,但在披上白衣之后,沈妍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不仅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病患的希望,更在彷徨和慌乱中选择了坚守,“武汉现在的情况比我们刚来的时候要好太多了。”

与金银潭医院仅一街之隔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在3月8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宣布休舱,驻守在此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部分成员则于近日返沪,这让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那里的沈妍不禁为此感到开心,“我们是看着它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因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对应的就是金银潭医院,它的休舱意味着病患的减少,意味着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从3月18日到3月21日,湖北连续四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和现有疑似病例均为零。那片笼罩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上空的乌云,眼看着终于要消散了,樱花树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预示着这座城市的春天即将到来,这同样意味着沈妍距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希望可以早一天脱掉防护服,可以早一天看看武汉的街景,可以早一天回到上海吃上家里热腾腾的饭菜,可以早一天实现自己的旅行计划,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早一天在CBA的赛场上与林书豪相遇,“我还没幻想过这个场景。”和沈妍一样,我们不知道这一天究竟何时能够到来,不知道这一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确信这一天,就快到了。

遗憾和酸楚自己消化

在沈妍的“武汉日记”里,除了林书豪之外,不少鲜活的病患故事被她搬上了微博,有不肯吃饭的老爷爷,有暖心安慰医务人员的黄老师,有害怕浪费医疗资源的老奶奶,朝夕相处之下,医患之间的情愫油然而生。“那个老爷爷平时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话也很少,感觉他比较孤独,平时都是一个人在走廊里散步,但又走不稳,我都要跟在他后面,他有时候嫌烦就自己回病房了。”沈妍口中的老爷爷就像是个“老小孩”,走路要人跟,吃饭要人哄,犟的时候油盐不进。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沈妍最担心的是他的身体,“我们劝他吃点东西,但是他怎么说都不愿意,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通过患者家属群联系到了他的儿子,让他和家人通过病房里的手机视频聊天,结果他的情绪明显就不一样了。”沈妍透露的好消息是,目前这位老爷爷已经康复出院了,送去了隔离点,再过不久就能见到自己的家人,“他后来见到我们就一直竖大拇指,说我们为什么这么厉害,能让他和儿子通上话,估计他不太知道微信这类社交软件。”

对于沈妍来说,每天一早最盼望的消息就是又有病人从北二病区被转移到隔离点,“有一个病人来的时候很严重,我们一开始担心他可能救不过来,整个人都处于一个浮肿的状态,而且他本身有糖尿病史,体温一直下不来。”沈妍印象里的这个夜班是漫长而又煎熬的,所有的医生、护士一直都在监视着这个病人的情况,“我们当晚就给他上了高频和心电监护,怕他撑不下来,不过现在他的高频已经撤下来了,变成了低流量吸氧,他自己现在感觉也不错,再过不久就可以出院了。”

病人转危为安的消息总是令人振奋,但在全世界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并非每一个人都如此幸运,而这也是沈妍在采访中第一次接近于哽咽的状态,“有一个老爷爷,我们上班的时候感觉他状态很好,第二天还给他准备了牛奶,因为他挺喜欢喝的,结果我们发现他在前一天晚上走了。”

生命的转瞬即逝,这种猝不及防的打击之于竭尽全力的一线医务人员来说,无声却又巨大,尽管他们已经见惯了生死离别,但这次真的和以往都不一样,沈妍一连用了三个“没想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每个人知道这是新冠病毒肺炎的特征,但当现实摆在面前,除了无力感,剩下的唯有遗憾和酸楚留由他们自己去消化,多少显得有些残酷,“就没有想到,感觉他不应该就这样走了,没想到会走得这么突然,因为他白天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都很平稳,没想到他会离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