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选手范可新、任子威、曲春雨、武大靖、张雨婷(从左至右)在奖牌颁发仪式上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随着武大靖高抬冰刀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多个社交媒体瞬间被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刷屏。2月5日,由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出战决赛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惊险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金牌,这是冬奥会历史上首个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军,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首金。 特派记者 葛敏 发自北京
老将都哭了
“我们做到了!”走下赛场的范可新,握紧了拳头。多年的坚持和拼搏,历经三届冬奥会,此刻终于圆了“金牌梦”。“我等这块金牌等了太长时间,我永远都相信团队,从我进国家队那天开始,我就永远相信队友。我觉得……团队,团队的力量,我们今天上午还在磨合,还在训练,还在研究怎么能更好,所以我觉得这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范可新几度哽咽。
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武大靖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唯一金牌,他的压力显然更大。“这四年经历了太多,今天……”武大靖只是简单说了两句,就哽咽到说不出话。与队友一起,拼下这枚接力金牌,对武大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跌宕起伏的比赛过程也紧紧牵动着远在家乡观赛的亲人。当武大靖第一个冲线的那一刻,坐在电视前的母亲吕玉香不由得喜极而泣。“很紧张,真的不容易。虽然最后的冲刺阶段很惊险,但还好险胜了。”作为母亲,吕玉香了解四年里儿子经历的伤病、低谷和辛苦。训练和比赛占据了武大靖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上一次见到儿子还是在2021年3月,一家三口只在长春团聚了三天。“接下来还有比赛,希望他注意安全,发挥出最好水平,不留遗憾。”吕玉香说。
团队的力量让美梦成真
“我觉得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支撑,都是团队给我的。”范可新在赛后表示,比赛中最大的动力就是团队。武大靖同样将胜利归功于团队:“半决赛等待判罚的时候很紧张,大家都是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彼此信任,才走到决赛,才走到现在。”
任子威坦言,他曾经无数次想象获胜后应该说些什么,“但其实也没啥可说的,就是高兴!”但对于获胜的秘诀,任子威提到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字眼“团队的力量”。“今天已经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比赛过程很曲折,但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都在及时调整状态。等待结果的时候,大家互相鼓励。当成功晋级的消息传来,再次燃起了队员们的斗志。”
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张雨婷表示:“很激动,就像做梦一样,感觉有点不太真实。能夺冠都是团队的力量,坚持不懈、永不放弃。”金牌来之不易。正是每一天的全力以赴、精益求精,铺就了通往梦想的路。“这四年是最艰难的四年,也是心态、能力提升最快的四年。”
半决赛惊险 高科技助力
在当天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主教练金善台派出的是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组成的阵容。但是,在半决赛中,张雨婷替下了范可新。决赛的时候,范可新又替下了张雨婷。金善台连续对阵容作出调整,用意何在?
谈及当晚的比赛,金善台说:“根据队员领先或者落后的情况,以及四分之一决赛、决赛的具体情况,我们有相应的准备。”
在之前的半决赛中,张雨婷与任子威交接棒时没能成功导致落后,结果中国队未能以前两名的顺位完赛,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随后当值裁判在长时间回看录像后判定:美国队与俄罗斯队犯规。中国队排名升到第二位,得以晋级决赛。
对于张雨婷和任子威未能完成交接棒,是否存在犯规的问题。有专业人士表示,张雨婷和任子威并没有犯规的主观意愿,只是因为交接棒线路被阻挡而未能完成交接。因此,中国队不存在犯规的问题,晋级没有问题。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能“死里逃生”,还得感谢“猎豹”,它是央视专门为北京冬奥会研制的一台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在冬奥会速滑比赛中,运动员速度可达到每秒15至18米,约等于时速50公里,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时速70公里。而“猎豹”的奔跑速度高达每小时90公里,这让它能像一个参赛高手一样,紧随着赛道上的运动员。
更妙的是,“猎豹”不仅能一步不差地追踪运动员,而且它还可以根据直播需要,实现加速、减速和超越等动作,从而更加灵活和随意地捕捉速滑比赛中的各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