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队庆祝获得首金
安贤洙眉开眼笑
金善台(左)在训练中
中国短道速滑队5日晚在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斩落首金的精彩表现让人拍案叫绝。不过,为什么中国队在半决赛中交接棒失误却能进入决赛?为什么金善台连续对出场阵容进行调整?中国队取胜的关键在哪?
中国队被判进决赛合理吗?
在当天的半决赛中,张雨婷与任子威交接棒时没能成功导致落后,结果中国队未能以前两名的顺位完赛,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但是,随后当值裁判在长时间回看录像后判定,俄罗斯奥委会队的队员因为阻碍了中国队的交接棒构成犯规,中国队因此得以晋级决赛。
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主教练、长野和盐湖城冬奥会银牌得主孙丹丹告诉记者,裁判的这个判罚是于理有据的。在短道速滑比赛中,交棒的队员在完成交棒之后应该迅速离开赛道,避免本队同时有两名队员在赛道上,也不能影响其他队伍队员的滑行。裁判的最终判罚,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
有人认为,中国队的张雨婷和任子威未能完成交接棒,也存在犯规。但是,孙丹丹表示,张雨婷和任子威并没有犯规的主观意愿,只是因为交接棒线路被阻挡而未能完成交接。因此,中国队不存在犯规的问题,晋级没有问题。
为何两次调整出场阵容?
在当天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主教练金善台派出的是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组成的阵容。但是,在半决赛中,张雨婷替下了范可新。决赛的时候,范可新又替下了张雨婷。金善台连续对阵容作出调整,用意何在?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范可新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的状态不算特别好,曾经被对手超越。因此,金善台在半决赛中果断作出调整,用张雨婷替下了范可新。可是,张雨婷在半决赛中的发挥也不是特别令人放心。于是,金善台在决赛中又换了回来。
孙丹丹告诉记者,从整体实力上看,目前中国女队比巅峰时期有所下滑,因此,女子两棒能否在与强队的交锋中咬住,对于中国队混合接力项目的成绩至关重要。可以说,赢也赢在女子,输也输在女子。
谁是摘取首金的头号功臣?
中国短道速滑队能够在北京冬奥会上成功帮助中国体育代表团摘下首金,先后出场的五名队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当天最关键的人物当数曲春雨。
作为曾经参加过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老将,曲春雨最近几年在个人项目上的表现不算特别突出。在本赛季四站世界杯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曲春雨也没怎么获得出场机会。但是,在5日晚的比赛中,曲春雨是中国队女选手中发挥最稳定的一位。
在当天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曲春雨都有在落后时为中国队缩小差距的表现,因此金善台对她的使用没有丝毫动摇。在最关键的决赛中,出发后中国队的第一棒范可新落到了第三位,曲春雨接棒后成功超越上升到了第二位。随后,在曲春雨与任子威交接棒的时候,中国队顺势占据了第一的位置。最终,中国队成功地守住优势,凭借“一刀”优势幸运地夺得了冠军。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在赛前跟记者聊天时曾经透露,在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中国队第二、第三棒的交接非常重要(对各队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女子选手推男子选手在力量上比较吃亏。此外,由于任子威的体重相对比较重,不像原来中国队的韩天宇那么轻盈,因此中国队在第二、第三棒的交接上颇费脑筋。出人意料的是,曲春雨在最关键的冬奥会决赛中漂亮地完成了这最关键的一“推”,也把自己和队友们成功推上了北京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摘自 新华社
主教练金善台:胜利后仍怀紧迫感
随着武大靖的冰刀高抬第一个跨过终点线,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金善台难掩激动。他跳上场边的防护垫,双膝跪在垫上,双手握拳朝空中挥掷,仰面朝天,发出一声痛快而又兴奋的呐喊。
“我们在短道第一个项目上就有一个好的开始,心情非常好。”在赛后采访中,韩国人金善台直接表达了中国队夺冠后的感受。
5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以2分37秒348拿下了中国军团的本届冬奥会首金。
在当天的比赛中,金善台连续对场上阵容作出调整。四分之一决赛,金善台派出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但是,在半决赛中,张雨婷替下了范可新。决赛时,范可新又替下了张雨婷。
谈及当晚的比赛,金善台说:“根据队员领先或者落后的情况,以及四分之一决赛、决赛的具体情况,我们有相应的准备。”
四年前,金善台曾作为韩国队主教练带领队伍出征平昌冬奥会。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首个比赛日,中韩两支队伍在同一小组短兵相接。对此,金善台表示,希望双方都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当被问及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的具体目标时,金善台说:“我们会一项比赛一项比赛地来准备,不会去想一定要拿多少块奖牌。”
“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会一直保持紧迫感,集中精力准备接下来的比赛。”金善台说。
连续两届冬奥会作为东道主队伍的主教练,金善台透露:“平昌冬奥会的时候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时期。那个时候很辛苦,来中国后也很不容易。在中国,我有所期待,也想要做好。虽然有很难的时候,但我作为主教练,我觉得我需要去克服它。”
取得“开门红”之后,金善台表示:“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期待能圆满地完成比赛。”
摘自 新华社
不想当韩国人的俄罗斯人 是中国队好教练安贤洙
场上,武大靖率先撞线,成功为中国代表团斩获首金;场下,一个激动的身影又叫又跳,嗨翻了。即便戴着口罩,但眼尖的观众仍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教练、该项目的传奇名将安贤洙。
因为安贤洙本身运动生涯的传奇,早在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他就成为了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就在2月5日,距离中国短道速滑队首秀不到两个小时,国际奥委会官方微博还专门发布了一条视频,回顾了这位曾六次获得冬奥会冠军、如今出任中国短道速滑队技术教练的名将当年在冬奥会上的高光时刻。
在5日晚的比赛中,比赛直播信号首次关注到场边的安贤洙是在四分之一决赛时。中国队和老对手韩国队分在了同一个小组。去年10月24日才在北京创造了该项目世界纪录的韩国队,可以说是当晚中国代表团的头号对手。
第一个小组的比赛结束,中国队以小组第一晋级,成绩是2分37秒535。而韩国队则出现了重大失误,因有队员在比赛中摔倒,无缘半决赛。
在直播画面中,在队员出现失误的那一刻,韩国队场边教练直接跳起,然后低头长叹,相当沮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旁边就是中国教练组,里面就有安贤洙。镜头中的他,显得很平静。而到了决赛结束,中国队夺冠之后,安贤洙则显得非常兴奋,在场边欢呼雀跃。
安贤洙之所以备受关注,和他运动生涯中先后代表两个国家出战冬奥会,以及狂扫六枚奥运金牌息息相关。
安贤洙1985年出生于韩国,小学一年级开始接受速度滑冰的训练。他在世界大赛舞台上崭露头角是2002年。当年1月,年仅17岁的安贤洙在世界青年短道锦标赛上获得了冠军。一个月后,他就代表韩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亮相了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并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上夺得第四名。
在四年之后的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安贤洙迎来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他在男子个人1000米比赛中以1分26秒739的成绩夺冠,在1500米中以2分25秒341夺冠,又率领韩国队在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上以6分43秒376夺冠,并在男子个人500米项目上获得季军。三金一铜四枚奖牌的成绩,让他成为都灵冬奥会夺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2008年1月,安贤洙在训练中意外受伤,导致左膝盖骨骨折、后十字韧带挫伤,不得不退出韩国国家队。后来,他和韩国冰上联盟产生裂痕,并应邀在2011年加入了俄罗斯国籍,改名为维克多·安。
在之后的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维克多·安接连斩获男子1000米、男子500米、男子5000米接力三枚金牌。至此,维克多·安在冬奥会历史上累计获得了六枚金牌,同时也实现了俄罗斯在短道速滑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本次安贤洙能出任中国短道速滑队技术教练,他加盟中国军团,韩国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就在本次北京奥运会开幕前,韩国媒体还曾发文质疑:“这是故意要借中国队之手来对付韩国队么?”
摘自 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