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广告 乔羽:他的歌词如不息的河水奔涌向前
第16版:名人生活 2022-06-22
常以“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自勉

乔羽:他的歌词如不息的河水奔涌向前

乔羽6月20日凌晨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图TP

不喜欢“著名”的称呼

乔羽,并不喜欢被称为“著名”歌词作家。他认为,你真著名,不“著名”却著名,不著名硬“著名”反而是废话。他最喜欢的是“写作者”,这个拥有巨大歌词成就,却又如此低调的老人,有时也自称“写过几句歌词的人”。

乔羽原名乔庆宝,家乡在山东济宁,大运河穿城而过,泗河水绕城而流,微山湖涛声不绝。1927年11月乔羽出生,来到世上第10天,母亲抱着他喂奶,一枚炸弹突然穿透屋顶直接栽在床前,娘俩大难不死。1941年,乔羽14岁,父亲弥留之际抚摸着他的小手,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话:“你太小了!” 1946年春天,他在济宁中西中学读书,一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找到他:“你愿意不愿意到共产党开办的北方大学读书?”乔羽当即答应。按照规定,秘密出行,必须给自己换个新名字,他正蹲在厕所里冥思苦想时,灵感突然被雨水打湿,就叫“乔雨”吧。觉得有点俗,遂又想到“羽”字。这一叫就是70多年。

与乔羽合作的个个都是高手——《我的祖国》的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难忘今宵》的作曲王酩、原唱李谷一;《思念》的作曲谷建芬、原唱毛阿敏;《牡丹之歌》的作曲唐诃、原唱蒋大为等。还有一些,比如,《爱我中华》的作曲徐沛东、原唱宋祖英;《最美莫过夕阳红》的作曲张丕基、原唱佟铁鑫等。乔羽说:“我只引荐过郭兰英首唱《我的祖国》,别的作曲啊歌唱家啊,都是导演们安排的。对词作者来说,这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像在借此告诉人们:好作品断不能离开好的合作。

“跟人相来往,本色最重要”

乔羽“能喝善饮”是出了名的。酒仿佛是他的“助燃剂”,酒过三巡,他便灵光四射,妙语连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排着队似地从嘴里蹦跶出来。”一位友人曾写下这个片段:乔老爷子一进菜市场,小商小贩有喊乔老爷子的,有喊老乡的,有喊小老头的,有唱着他的歌给他开玩笑的……小商小贩对老爷子竟熟悉到这种程度。一个卖鱼的中年男子,见老爷子走来,“啪”一声,就把一条还甩着尾巴的足有两斤多的鱼捋直,刮鳞、抠腮、破肚、冲洗一遍,装进塑料袋内:“得,拿走!”老爷子掏钱,中年男子不干,说你吃我的鱼不收广告费就便宜了我。老爷子也不干,说白吃鱼不好消化,得了胃病你负责啊!嘻嘻哈哈一番,一手交钱,一手掂着鱼,老爷子在各种各样的送别声中离开……

乔羽曾说:“跟人相来往,最重要的是要自然本色。我觉得生活本身就该是这样的。我也有一些朋友,卖白菜的卖桌子的卖报纸的,有一些相当不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乔羽还说:“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咱们都是两只耳朵一双眼睛。我从来没感到过自己是什么名人,所以我写东西的时候,首先把握两条:一是照顾大多数人的感情;二是让普通老百姓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喜欢,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我是不动笔的。”

经典歌词寄托真情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许多人都会难掩心中激动。1956年夏天,乔羽正在为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搜集素材。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沙蒙拍来一封接一封的电报,催他到长影为电影《上甘岭》写主题歌。乔羽问导演:“这首歌应该写成什么样子?”沙蒙说:“我只希望将来这部片子没人看了,这首歌还有人唱。”可半个月过去了,没写出一个字,“憋”在那儿了。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乔羽屋子里来一趟,闲扯几句就走。然而,乔羽知道他是故作镇静,这反而使他更有压力。当时,乔羽至少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大唱英雄赞歌;二是大唱仇恨歌;三是贴着赞歌的思路走,来上几段“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之类的。上述三种都被他一一否决掉了。

写不下去时,乔羽爱在一个篮球场转来转去。一天,雷声大作,暴雨滂沱,“大雨过后,我发现一群孩子正嬉笑着在水沟里放草船。”正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乔羽脑海里蹦出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于是他急忙转身回屋,一口气就把这首好像在心底“储藏”了很久很久的歌词,宣泄般地写了出来……之后,作曲家刘炽完成了谱曲,郭兰英来演唱。当《上甘岭》电影首映结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难道你又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广为人知的《思念》这首歌,是乔羽以他的二嫂为原型所写的。二嫂名叫张福贞,与乔羽的二哥乔庆瑞同岁,本是包办婚姻的二人,却相见恨晚。然而,婚后3天,“七七事变”,国难当头,乔庆瑞不得不与家人、爱妻告别回到战场。这一别就是51年。张福贞从青春少妇到白发老太婆,才盼到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丈夫。

1988年,当乔庆瑞从火车上颤颤巍巍地走下来时,盼望了51年的乔家人顿时抱头大哭。汽车到家,张福贞半走半跪出屋来。终于见到人,心里知道是他,泪眼却认不出来。乔庆瑞和张福贞团聚了29天又匆匆返回了台湾。乔庆瑞1997年辞世,离世前他给乔羽打电话,询问张福贞的近况,反反复复地说很想念家,一做梦就回家,就见到了父母,出奇地想吃老家的水煎包子。2003年,张福贞病逝。这个为了短短3天婚姻而坚守了一生的老人的爱情故事从此终结。

时代更迭,乔羽的经典之作却如不息的河水,奔涌在岁月的长河里。回顾往事,乔羽老先生常用这样三句话自勉:“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

综合自北京青年报、

《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合唱通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