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中医院开具的酸梅汤药方登上热搜,1.34元一帖的酸梅汤在院内外共卖出6万余帖,成为广受欢迎的“爆品”。
酸梅汤是常见的饮品,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究竟如何?是否适合每个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管营养师谈韬为本报读者解读酸梅汤的相关知识。
酸梅汤属药食两用
谈韬介绍,乌梅味酸,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陈皮味辛,理气健脾、芳香化浊;山楂味酸,开胃消食、活血化瘀。“将这些药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健脾、补气、生津、解暑。”
同时,从现代营养学角度而言,乌梅、山楂这一类偏酸性的食物因为富含有机酸、膳食纤维等物质,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改善积食和调节血脂。另外,这些食物还富含花青素、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具有相当不错的抗氧化功效。
不过,不少市民有疑惑:酸梅汤虽然好喝,但毕竟还是含糖饮料,经常饮用,真的健康吗?谈韬解释,医院或中药房开具的酸梅汤是一种汤剂,严格意义上属于中药,与市售的包装酸梅汤不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相关疾病,原则上不会为了追求口感添加白砂糖、冰糖等,更不会加入食品添加剂。
并非人人适宜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药版”酸梅汤有不错的药食两用功效,但每个人体质不同,也需结合适用人群和服用方法。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
第一,糖尿病、肥胖人群。市售酸梅汤的含糖量往往在10%以上,一杯酸梅汤(250毫升)就含有30克糖。“中药版”酸梅汤虽然没有额外加糖,但乌梅本身也含有一定的糖分,需要控制血糖和体重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第二,胃酸过多、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乌梅、山楂等药食两用的食材中富含有机酸,容易刺激黏膜,加重病情。
第三,学龄(前)儿童。儿童胃肠道黏膜比较脆弱,过多食用酸性食物容易造成恶心呕吐,影响食欲。
第四,孕妇。摄入糖分不利于控制孕期体重的合理增长,此外,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能够兴奋子宫平滑肌,因此也不建议多喝。记者 梅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