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铜雕艺术家在沪办展览 公共资产网络竞价平台上线 举行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 淮安打造品质食品专属展会 浙江无偿献血证有了电子版 水稻丰收季 学生学知识 长兴“长洽会”为县域发展添动力 海门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第16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2019-11-06
加快融入长三角 建好上海“北大门”

海门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2019江苏海门(上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说明会近日在沪举行。400多位来自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汇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共商合作共赢发展。活动现场,20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超300亿元。

融入更多“上海元素”

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与上海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通、文化相融,在漫长的时代变迁和奋斗历程中,双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百年前海门先贤、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开创近代中国沪海合作先河,到改革开放后数代海门人勇闯上海滩,开启创业致富之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门民营经济依托上海实现蓬勃发展,海门建筑铁军积极投身上海浦西建设、浦东大开发热潮,再到新世纪以来抢抓桥港时代机遇,实施跨江融合、与上海共建合作园区。长期以来,海门始终是江苏对接上海的重要桥头堡、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窗口和上海重要的经济腹地。

近年来,海门始终坚持以“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书写了“强富美高”新海门建设的生动篇章。今年,海门3大千亿级支柱产业现代建筑、现代家纺、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分别有望突破2000亿元、1200亿元和1300亿元。招商局集团、宝钢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等一批央企国企纷至沓来,落户投资。就在上个月,总投资200亿元的招商局豪华邮轮产业项目在海门正式奠基,中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也在海门命名交付。与此同时,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政务服务标准化等国家试点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受国务院表彰奖励,营商环境获评江苏省综合评价先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江苏领先……海门以一项项瞩目成就,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同城效应越发凸显

“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质性推进,给海门新一轮发展带来了百年未有的重大机遇。”海门市委书记陈勇说,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与海门密切关联的区域重特大交通枢纽工程规划建设,对海门未来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现代交通体系构建将带来格局性变化和历史性重塑,对身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海门承接上海高端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落户、集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眼下,海门正围绕打造“上海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上海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上海农产品首选供应基地、上海公共资源服务合作基地‘五大基地’”,全面对接沪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强化面向上海招商引资,加快与上海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全面参与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建设,实质性推进沪海友好城区的战略合作,大力提升各类园区、口岸等重点平台的承载功能,并积极复制用好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持续推进以“不见面审批”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推动资源跨区域统筹配置,打造标准互通、开放一流的营商环境。

此外,海门还将加快建立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规划一体、环保共治、服务共享的共建对接机制,当好上海的生态屏障。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与上海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共享,实现沪海城市功能的互补。

本报记者 唐闻宜 特约记者 俞新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