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无法阻挡 做生意舒不舒服 先看这些指标
第5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2019-11-06
“开放、规制与营商环境”分论坛

做生意舒不舒服 先看这些指标

上海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大量努力,也在不断探寻振兴国际投资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本报记者孙中钦摄

外国老板来中国做生意,环境好不好,感觉舒不舒服,政府这个“店小二”服务得好不好?在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分论坛上,多位商界、学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咖济济一堂,探讨“开放、规制与营商环境”。嘉宾们普遍认为,营商环境对各国经济发展都很重要。大家最需要的,不是一两项特殊政策,而是稳定的、公平的、透明的、可信赖、可预见的长期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

确保透明可信可预见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提到,世界银行近日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的全球排名上升了15位,来到第31位,连续两年名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这是对中国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很大的认可”。

“亚投行是一个多边开发银行,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贷款,支持他们的基础设施投资。”金立群直言,资本其实比较胆小,稍微有一些不确定性,就会受到惊吓,“所以首先要确保我们的投资环境是安全的”。

这就涉及营商环境的几个重要指标,金立群现场总结了三个关键词:透明度、可信度与可预见性。“透明度非常重要,不能把牌都藏在手里,应该把规则告诉全世界,才能让大家遵守规则;可信度需要靠‘言出必行’来赢得,不能只靠嘴巴吸引别人投资,等人家来了,却不兑现承诺;可预见性指的是,政策与监管是动态的,应该往更好的方向改变。”

金立群认为,中国近些年的经验可以分享给更多发展中国家。“大家都想要发展经济,帮助本国人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政策的透明度、可信度和可预见性,其他就能水到渠成。”

期待公平稳定和一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克莱德·赫夫鲍尔特别提到了“公平竞争”。“无论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公平地开展合作,获得公平的监管和竞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中国政府已经在许多场合做出了实际行动,比如,新的《外商投资法》明年1月1日起将实施。“法律生效后,落实同样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3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也很关注政策的公平、稳定和一致性。他认为,即将生效的《外商投资法》值得期待,有利于创造更公平的投资环境,同时鼓励外企在中国做出更多创新。“我们希望在中国这个有吸引力的市场中获得长期发展,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非常好,我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充满信心。”为《外商投资法》点赞的,还有通用电气全球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这一步走得很正确,银行业、保险业已经允许外商独资,希望这些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再大一些。”她补充说,《外商投资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进一步细化,包括具体执行层面,以及在各地能否保持同样标准;长期落实需要很多专业人才,这些都还面临一定挑战。

中国永远是最重要市场

“通用电气是美国企业,也是全球企业,一直很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段小缨表示,在全球贸易中必须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目前全球一体化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中国永远是我们最重要最在乎的战略市场”。

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魏艾玛引用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我们当然会遇到一些挑战,无论是跨国企业到中国,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都会遇到水中的岩石,有些看得见,有些看不见。”她强调说,但是只要开展合作,结成伙伴关系,并注意倾听,“我相信会不断进步,在新时代,共享未来”。

魏艾玛的发言引起了金立群的共鸣。“我也喜欢习主席关于‘大江大河’的比喻,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政策,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收入再分配,使得经济发展中的受益者和受损者更平衡一些,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成本、代价。”他还提到,少数企业搬离中国去邻国办厂,很快就后悔了。“他们发现离开了中国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技能劳动力和快速物流系统后,‘国外的草地并不绿’。”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