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瞽贤数学家庞特里亚金的荣耀与哀怨
第1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2019-11-24

瞽贤数学家庞特里亚金的荣耀与哀怨

数学家庞特里亚金正在打字

左起:庞特里亚金、他的导师亚历山大洛夫、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

◆宋 牮

1957年,我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已念了四年炮工,专业是高炮自动控制。数学是该技术的脊梁。适逢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开办了“工程师数学进修夜校”,报考后被录取。从此昼夜分读于两个学校,坚持了两年,直到毕业。



莫斯科地望北纬55度,夏日短暂,转瞬即逝,与南方冬天反衬。7月至8月机关学校放假两月,纷纷去赶晒宝贵的阳光。9月初上班后,白昼迅速缩短,冬季长达9个月。早8点上课,9点才日出,从不见清晨曙光。下午四五点太阳已落,无睹落霞黄昏。晚8点夜校开课,已满城灯火,进入黑夜。

夜校第一堂课是微分方程,授课的竟然是著名的盲人数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列夫·谢苗诺维赤·庞特里亚金。

200多名学员,第一次见到他都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庞那年49岁,标准俄罗斯人形象,中等身材,头发稍曲,双眼凹陷,深不可测,总低头沉思,静谧如禅。他坐在讲台一侧口授,讲课声音不低不亢,不快不慢,句句清晰,语气笃定,无一废字,极便于学员作笔记。他习惯用右手五指分夹住一串念珠,左手不断改换珠位,像在打算盘。他细听着助教女孩在黑板上写念的数学公式,不时提示纠错,“不对,那里应是小于等于而不是等于”,或者笑着说“尼娜又胡说了!第三项应该放在大括号外面。”写满黑板的公式,他“看得”比我们还清楚。最初的两节课,我们的注意力全在窥探盲师的神秘动作和风范。他讲课通俗易懂,偶尔联系力学、电学、控制实例,很少引用抽象概念,学员无玄虚之感。只用了一个学期就把常微分方程课讲完。五年后此讲义由科学院出版,获国家列宁科学奖。

列夫·庞特里亚金(Lev S.Pontryagin,1908-1988)十月革命前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平民家庭,父母都来自农村。父亲是会计,读过6年小学,一战时被征当兵,被德军俘虏,战后遣返回国。母亲是裁缝女工,只读过一年书。列夫8岁入小学,13岁时因修煤油灯发生爆炸,双眼失明,两个眼球被摘除。忍盲回校续读,17岁中学毕业。开始想学音乐谋生,曾练过三年钢琴,不成功。文科考的不好,改学数学。1925年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读四年大学又两年研究生,成绩优秀,受到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数学教授帕维尔·亚历山大洛夫(Pavel S.Alexandrov,1896-1982)的喜爱和悉心指导长达十年。大学时期随老师所好,对几何、拓扑产生了浓厚兴趣,屡有奇想,写过四篇论文,由老师帮他译成德文发表。最著名的是他找到了从球面Sn+1到Sn,n>2的所有同伦映射类,至今常被引用,对代数拓扑同调、同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和推动作用,奠定了他在代数拓扑领域中的先驱地位。毕业后留校,27岁成为教授,被授予博士学位。31岁被聘为前苏联科学院数学所拓扑几何研究室主任,同年当选为通讯院士。

上世纪50年代转向应用数学,投入控制论的研究,组领团队,在最优控制和微分博弈问题中取得突破性成就,成为控制论学科的里程碑,今以“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著名于世,广泛应用于物理、力学、航天和自动控制等工程实践。1958年当选前苏联科学院院士,1966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69年被授予全苏劳动英雄称号。一生获国内外褒奖无数。



据庞特里亚金晚年回忆,他能从幼年致命的瞽灾中冲出,活过荣光的一生,除自己超强的记忆和想象力,终生不息的蹚火拼搏精神外,起决定作用的是母爱和导师亚历山大洛夫的伯乐师情。幼年时,父亲参战被俘,后又早逝。失明后,妈妈爱子如命,护他大半生,直到92岁去世。为谋生计,先送他学音乐,三年未成。改学数学,为他请老师,家教三年,培育了对数学的爱好。苏联十月革命刚过几年,1925年要报考大学,出身非工农,父又是德俘沙俄兵,政审通不过,母亲奔求各级,疏通关系才获准。进大学后,早晚乘公交1小时,先由妈妈接送。后挂“盲人公示”,每求助同乘引路。为助子作数学,年近50岁的母亲开始学德语、英语、数学、打字、写信,为他读听数学论文,抄写笔记。据科学观察,常人从外界所得信息知识,80%靠视觉,听力和其他贡献很小,故云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没有盲文读物,只有录音机,列夫全靠听力学习,心满数术,两耳识形。

被聘为教授后,1935年他决心写第一本书《连续群》,费时两年,背诵出40万字草稿。初披头散发,效果一般,由老师亚历山大洛夫帮他修改文字,重编章节,由母亲打印和填写公式,于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出版,一举成名,震动了科学界。三年后此书获苏联国家奖。二战后被视为经典译成各种文字出版。

二战后的自动化运动改变了庞特里亚金的研究方向。上世纪50年代初,苏政府号召科学家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所领导建议他转向应用数学研究。他自己也感到“拓扑学虽美,属阳春白雪,太抽象,实用少,仅少数人能欣赏”。他与三位学生(书[2]的作者)一起到工业部门调研,请工程专家讲课,参摩实物现场,搜析国外资料,斟酌两年多,确定了以研究控制论为新方向,主攻最优控制理论,去“证明数学的潜力和存在价值”。

自1956年,庞特里亚金领导的小组陆续发表关于最优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今称之为极大值原理,建立了在最一般情况下最优控制的必要和部分充分条件,与经典最小作用原理相洽,构建了从18-19世纪欧拉-拉格朗日(1736-1813)、哈密顿(1805-1865)的解析力学到新生控制论之间的桥梁,对正在费尽心机解决各种自动控制问题的工程界不啻久旱甘霖,一大批工程技术问题变得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这居然是一位盲人数学家牵头获得的成就,就更加令人敬佩。此前,外行人很少知道他在拓扑学方面的成就。极大值原理公布后,崇敬他的粉丝遍布全球。

航天科学界最早觉察到极大值原理对宇航轨道设计的重要。在苏美空间科技竞赛中,前苏联在发射卫星(1957),探月(1959),探测金星(1961)、火星(1962)都获成功。有了最优控制理论——极大值原理后,例如,从地球飞往火星沿经典轨道需259天,最优轨道可缩短到131天,飞往金星从146天减少到94天。各国航天科学界欢欣鼓舞。国际宇航科学院率先选他为荣誉院士(1966)。正在航天领域雄心勃勃领先世界的前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1967)和劳动英雄称号(1969)。庞特里亚金在数学界也因此名望大振,旋即被选为国际数学联合会副主席(1970)。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庞特里亚金达到了一生的荣耀巅峰。1960年被邀为国际自动化代表大会(IFAC,1960)首席报告人。邀他讲学的信函如雪片飞来,10年访学欧美各国15次,成为世界数学明星大师,冷战时代的前苏联火炬。他实现了自己的理念,证明了“数学和数学家们的存在价值”。

极大值原理的成功和广泛应用使庞特里亚金愈加坚定他的信念:认识客观世界和改进工程实践是数学的天赋和向前发展的源头活水。他反对把数学引向孤芳自赏的独立王国,与人类生活隔离的柏拉图主义倾向,斥之为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不喜欢泛函分析,不相信希尔伯特或布尔巴基所倡建的公理体系能长成天国乐园。他公开反对在中学教科书中大讲集合论,认为那将“疏远青少年与客观世界的距离,窒息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灵感。”此论曾惹起主张中学教科书现代化的数学家们强硬反抗,双方音高弦绝,激烈争论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确,庞特里亚金的数学论文和名著中很少从公理体系出发,从不先圈定函数空间,需要什么拈什么,倒甚方便。证明极大值原理时,在可微函数类C1的运算中悖例采用了δ-函数的“针状变分(Spike Variation)”,大大简化了推理过程,未见有人反对,反而纷纷称奇。



庞特里亚金出生于十月革命前,成长于前苏联时代。双目失明后,受母爱呵护,母子相依为命64年。上大学后脱颖而出,老师、学校、政府视他为国宝,尽心关怀。本人勤奋,全心献身数学,一路风顺,登上巅峰,赢得全世界敬仰。但是,阴晴圆缺,不测风云,世事沧桑,人无完福。有些苦衷使他终生不能豁达。

有人控告前苏联数学大师鲁津(N.N.Luzin,1883-1950)“反苏反党”,刚当选通讯院士,31岁的庞特里亚金不相信他崇敬的这位数学家会“反革命”,打电话表示慰问,还在揭批大会上发言,公开为他辩护。他的老师、知内情的亚历山大洛夫警告他,“你的行为十分危险,你怎么能打电话给他,在大会上说那种话?!”从此与他拉开了距离。后来分道扬镳,屡生龃龉,劳燕分飞,留下一生苦涩。

其次是家事不畅。父亲去世(1927)后,母子相依为命,形影相随。母亲主持家务,万事亲躬,护犊爱深责切,专断独裁。庞无法反抗,只能用顺从回报母爱。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已当选为通讯院士的列夫受到政府保护,随数学所撤离莫斯科,疏散至1500公里以东的喀山。他遵母亲之命与其好友之女塔西娅·伊万诺娃结婚后共同撤离。两年后战争危机刚过,全家随数学所迁回莫斯科。患难中易处,和平时难容。母亲嫉妒媳妇夺走儿子,对她百般限制,千种约束,事事冲突,天天吵架,拍枱倒凳,鸡犬不宁。塔西娅终于忍无可忍,独自跑到列宁格勒去攻读生物学学位,誓死不再回莫斯科,庞只好于1952年离婚。缺乏理智的母爱终于搅黄了儿子的婚姻。6年后庞才遇到另位意中人,乡村医生阿历山达·依格纳夫娜,月老是数学家德洛讷(Delone B.N.),于1958年再婚。同年当选为院士,双福迭至。妈妈虽已年近80,性格依旧,专断更甚,又与新媳不和。再吵闹十多年,直到1972年92岁去世为止,此时庞特里亚金已64岁。家事不畅是庞一生的痛苦。

庞特里亚金在前苏联时代长大成名,千种理由使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60岁以后,他希望从“证明定理的劳作”中淡出,转向更旷达的命题,做点入世大事,都不算成功。1967年发生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空军发动突然袭击,摧毁了埃及的空军主力和叙利亚、约旦的大量飞机,地面部队6天内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五年后的1973年,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为收复失地,联合组织50万军队突然进攻以色列,发起第四次中东战争。从10月6日-10月24日激战18天,双方伤亡惨重,以色列转败为胜,最后由联合国出面监督停战。前苏联支持阿拉伯各国,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前苏政府阻止苏犹太学者迁居以色列。支持以色列的各国科学家则发起反苏运动。庞特里亚金挺身而起,为前苏联政策辩护,带头抵制参加某些国际学术会议。团队内部又与他的犹裔学生合作者波勒强斯基(V.G.Boltyanskii)因版权争议闹翻,从而留下“反犹主义者”恶名。庞觉得苦涩无奈。直到晚年他仍念念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显得苍白,不像他的极大值原理和同伦映射那样令人信服。他可能已意识到,这类“大事”多属于NP难题(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s),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用数学方法求解。

庞特里亚金于1988年5月3日逝世,享年80岁。一位瞽贤大师走完一生旅程,追随欧拉-拉格朗日等先贤,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晚年入世做大事的祈望却处处碰壁,一事无成,抱迷茫而长终。时间不能倒流,往事又

不可追,控制论和系统科学都无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