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感叹时光 书法 海上 二次免疫 木锨的辉煌 他是我们的榜样 肖邦与居里夫人
第18版:夜光杯 2019-12-16

他是我们的榜样

晓 南

每当我翻阅父亲的相册时,总会引起我深深的思念,父亲那严厉而又慈祥的面容又会浮现在我的面前。

我的父亲夏征农在上世纪80年代曾任过上海市的领导。父亲生于1904年1月,2008年10月4日因病去世,活了105岁。父亲经历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父亲来到了上海,组织上找他谈话,一是到苏联去,二是留在国内干革命,父亲选择了留在国内。父亲进入复旦大学,成为陈望道的学生,这为他的文学功底打下了基础。他先是参加党的秘密活动,后又参加了左联,成为上世纪30年代左联最活跃的成员之一。他写过小说,得到过鲁迅、茅盾的好评,编过杂志《春光》《太白》《新认识》《读书生活》等。但当被人称呼为文学家时,他总是说我不是文学家,我是文化界打杂的,是打旗的,跑龙套的。

他当上海市文联主席时,亲自带着文艺工作者下工厂、下农村。为了让艺术家有一个活动的场地,建立了文艺会堂,他把自己当成文艺工作者朋友。我看到赵丹给他的信中称他为夏兄,周谷城在家中和他畅谈。他只干实事,不慕虚名。他从文联主席退下来,不去挂虚名,不当名誉主席。

父亲总是把自己摆在普通百姓的位置,从几张照片中可以看出:一张是1958年在农村劳动,休息时坐在地头了解情况,那时他是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已经50多岁,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毫无高干的样子。另一张是1981年和10余人坐面包车中途休息时合影,根本看不出他是上海市委书记。还有一张是乘中国自己制造的气垫船和船员的合影,根本看不出谁是领导。最后一张是他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担任市文联主席时亲自带领艺术家参观新建成的上海火车站,那年他已84岁。

父亲又是个信仰坚定的人,他曾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组织同志进行斗争。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几次受到错误批判,但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一如既往,积极为党工作。“文革”后,重新担任领导职务,在上海老干部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发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重要性,并支持和创办了《民主和法制》杂志,吐露百姓的呼声,成为当时上海销量最大的杂志……

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他和文化界艺术界的同志成为挚友。晚年在粟裕的建议下父亲又组织退休的老同志成立了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并把它推广到全国,创办了《大江南北》杂志。研究宣传革命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他是《辞海》的主编,为此他呕心沥血,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的副主任,为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父亲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人,决不盲从,不媚上,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从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父亲对自己的信仰负责,自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就义无反顾,为共产主义,为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复兴而奋斗。他只认真理,不计个人的得失。他曾给中央写信,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重病期间,还在病榻上思考在十七大提出对农村问题的看法。在最后的时刻他还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行思考,他忽然自言自语地说,中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十分严重的社会,反封建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他就是这样一个把自己一生献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他是我们子女的榜样。

十日谈

父母的馈赠责编:殷健灵

人生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珍宝,唯一、独特,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