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
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记得在“非典”的那段时间里,有华中科技大学的陈老师来徐家汇的煤科大厦找我,咱俩就在大堂一个角落的沙发上坐了半天,周围都是行色匆匆、与专业不相干的人,说话显得随便、私人些。
陈老师是搞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位当时国内已经蛮有名气的软件公司老总。其实一直有关注到他们,但也不太看好这个行业,因为国内CAD核心驱动模块缺乏,总觉得还缺了一口气。况且那时正值“非典”灾害泛滥,人心惶恐。可陈老师自有逆流而上的乐观,说到了此时的蛰伏: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等正紧锣密鼓地在行动,犹如弯道超车时发力的那一瞬间,积聚后劲,有理有节有序,给人精神提振,敬意油然而生。此后彼此联系不多,但我一直在关注他们的进步,希望有这么一个机会合作。
近年又有机会,见到了他们学校的另外一位陈老师,在做底层的多领域物理软件平台之类的开发,也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这位陈总第一次到张江的上科院来的时候,还没有挥师在江南扎营,但那种实实在在的精神给人印象深刻:不玩花里胡哨的那一套,实在、够劲。这类软件产业枢纽性的平台建设,对于形成自主可控的软件产业应该是个共聚共享的机会和舞台。
“新冠”来袭,不禁又想到了当时的那一幕幕。我们从不缺乏有技术有抱负的人才,我们也从不缺乏有需求有攻关的市场,可多少年来,自主可控的软件产业总是徘徊在供应链、生态链的周边,循环往复,举步维艰。如果说,一个人的一次挫折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感受,那几代人几百上千万人次的挫折,则已经不是光靠科学和激情所能解决的了。即使能在某个领域某个节点取得了前人、旁人所没有的成就,没有有序的延续功能和制度保障,只是颗粒状、片块形的,依然会徘徊在整个生态链的外围,因为生态链修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科技进步的速度。
每一次挫折都会给一个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几代人的挫折就是历史的重负。由眼前的这场劫难想到了产业建设,也由产业建设再回到眼前的这场劫难,其实它们有个共通点:人文。那种朴素的正义感,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如果将来,人们能渡过眼前这场难关,那依靠的是人类共同的智慧和历练。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有着七十五亿人的村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共同做贡献是应该认真对待的。犹如娃娃学步,每一项科技进步都是站立在前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每一个产业成果都是依附在前人的业绩上所成功的,没有行业内齐心协力的合作,就建立不起来产业的供应链,没有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认可,就建立不起来充满活力的生态链。“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需要有产业成长环境的思考,也就是人文的考量。
“一次整体急刹车,让我们停下了奔忙的脚步,给每个人足够的时间沉思,给每个人足够的时间回望。”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所在的位置延伸开去思索,那么,值得思索的问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