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一静一动间 冬去春满城
第12/13版:新民印象/目击 2020-03-22

一静一动间 冬去春满城

南京路步行街 3月21日

2月11日

轨道交通2号线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3月21日

2月2日

豫园商城 杨建正 摄 3月19日

2月17日

2月5日,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出行。武宁路桥上,车辆稀少

武宁路桥 3月20日傍晚晚高峰,武宁路桥恢复往日的车流 本报记者周馨摄

淮海路商业区 2月17日,疫情来袭,人们闷在家,屏得牢。入夜的淮海路行人寥寥

3月19日,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后,人们工作和生活渐渐回归正常,已经复苏的淮海路商圈人气明显回升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防疫,上海深谙动静之道。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本报记者 肖茜颖

防疫,上海深谙动静之道。

冬藏。两个月前,面对疫情的寒冬,人们纷纷选择宅家。本该红红火火的街道展现难得一见的静谧:冷清清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商家闭门谢客;在静悄悄的外滩滨水平台上,无人漫步;空荡荡的陆家嘴天桥上,早已不见忙着与东方明珠合影打卡的游客……

人们选择与安静的城同呼吸、共命运。静能守安生慧。《礼记·大学》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网友迟迟等不来Tony老师,便开启“自我改造计划”。网购理发神器,研究朋友圈、抖音心得秘籍,等大功告成时,他直言被自己的才华“惊”到了。一些平时靠外卖为生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想为父母做顿饭,没想到一上手还上瘾了:做蛋糕、烤饼干早就不稀奇,制凉皮、炸薯片、做烤串才无愧于“厨神”本色。而大呼没时间读书、练琴、健身的人,终于有机会闭关修炼。

安静的上海,不曾沉睡。人们也在蛰伏中许下未来。

春发。两个月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正驱散疫情的寒冬。3月21日,上海通报已连续20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全城的复工复产复市不断提速。公园、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逐步有序开放。不少企业开始瞄准发展“快车道”。地铁中,通勤早晚高峰又回来了;淮海路上,拎购物袋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豫园的九曲桥上,再次飘出游客的欢声笑语……

久违的动感之都,原来如此让人眷恋。有的哥称,看到高架“番茄炒蛋”配色竟生出些许感动。网红餐馆门前再次排起长龙,不过排队者非但不抱怨,还心怀感恩:“我们都好,就好!”首次在饭店使用公筷的老大爷承认,有些不习惯,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戴口罩参加“上海人游上海”赏花团的钱小姐也甘之如饴。因为新冠疫情,她取消了原本的出游计划,在家宅了两个月。不过,上海鲜花港300多万株郁金香瞬间“治愈”了她的各种担心和郁闷心情。不少市民开始意识到,风景不止在国外,“家门口”也有景、有故事,关键是拥有发现美的慧眼——在寻常中体会到不寻常,并珍惜每一个平常。

一年之计在于春。上海正以新姿态重新出发,用心出发。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