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智慧快餐 “回来”与“回去” 叶灵凤与藏书票 冻土瓦解及后果 “铜”真如 百年前毛泽东的上海往事 猜猜我有多厉害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7-19

百年前毛泽东的上海往事

周惠斌

毛泽东一生与上海有着频繁的交集。1919年至1926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他11次到上海。五洋杂处的上海,留下了青年毛泽东探寻真理的光辉足迹和坚实脚步。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自北平搭乘火车,辗转南京后抵上海。其间,他经历了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毛泽东在哈同路民厚南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寓居了两个月零两天。这是一幢沿街而建的旧式两层楼石库门连体建筑,砖木结构。底层前半间是客堂,用于会客和吃饭;后半间的右侧是灶房,左侧为小天井。楼梯位于客堂与灶房之间,旁边有一只圆形柴炭风炉,楼梯底下堆放着炭篓。沿木梯而上,前楼是较宽敞的卧室,有一排临街的长窗,室内有两张单人木板床、一只方形茶几和一张桌子。这套住所由新民学会出面租赁,供旅沪会员临时居住。毛泽东睡在二楼靠北的落地长窗下的那张板床上,每天孜孜矻矻地阅读上海最新出版的报纸、杂志、丛书以及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译著。生活清苦,每月仅3元零用钱,常以蚕豆煮米饭、青菜豆腐汤果腹充饥,有时还参加“工读互助团”,为人洗衣服,却始终甘之如饴。

到沪后的第四天,毛泽东召集新民学会旅沪会员,以聚会、游园之名,在半淞园路480号召开会议,欢送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的6名会员。半淞园是彼时沪上颇有名气的营业性私家园林。参加会议的12名青年朝气蓬勃,驾舟游湖,登高望远,饱览旖旎景色。中午,在暮春初夏的斜风细雨中,他们利用会议间隙,留下了一张意气风发的合影,毛泽东站在众人中间位置,左腋下夹着一把雨伞,深邃的目光坚定地投向前方……后来出版的由毛泽东主持编订的《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刊载了半淞园会议的召开情况,其中提到:“这日的送别会,完全变成了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半淞园会议后,新民学会初步孕育了“共产主义的胚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组织严密、信仰明确的革命团体。

毛泽东还多次拜访寓居在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的陈独秀,听他讲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计划。在陈独秀的影响下,这段时间,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离沪前,毛泽东又一次前往老渔阳里同陈独秀告别。陈独秀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回湖南组建该地区的共产主义小组。他满怀期待地说:“你们的计划若能实现,也是建党的最好准备。”

1920年7月5日毛泽东离开上海。11月,他和何叔衡、彭璜等在长沙创建了共产主义小组,掀开了崭新篇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