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
青丘山上有九尾灵狐跑过,昆仑虚上诸神仙影飘飘,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次拨动人们的浪漫想象。要知道这九尾狐在华夏历史上可不是旁门左道的小妖,它同日月之神一样古老,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共同源出《山海经》。
《山海经》为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三万字汪洋恣肆。书中无山不怪,无水不奇,无兽不乱神,无草不仙奇。鸟兽人神无界,天地玄黄无边。
开篇之《南山经》,介绍第一山为招摇山,原文“南山经之首曰(昔+隹)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可以想象招摇山之上桂树飘香,每到夜晚迷谷树便华彩四射,与星月争辉,照亮四方。玉石流金的山上,矿产丰富,滋养出的祝馀草,令人食之无饥,而将迷谷花戴在身上,任山路环转也不会迷失方向。山中有可以令人健步如飞的异兽,水中有使人不会生蛊胀病的水草。这山山水水养育出的不就是不饥不累不迷不病的神仙吗?
在(昔+隹)山系中,距招摇山2300余里外,便是九尾灵狐的居所青丘山了。《山海经》是华夏神话故事的源头,这里的寥寥数笔,在后人笔下就是无限风云演绎的原点。
南山经第一山系有十山,山神皆鸟身而龙首;第二山系有十七山,山神皆龙身而鸟首;第三山系十四山,山神皆龙身而人面。在西山经中又有人首马身、人首牛身、人首羊身的山神,除山神外,各路天神也渐次显露真形,昆仑山上便居住着下凡的陆吾天神,它身形似虎,人面九尾。这九尾的神力不知与青丘的九尾灵狐是否相同?九尾九命,还是另有妙途?
北山之中忘忧之鱼潜翔,西山之中御凶神兽出没,山内风云起,吞日吐月孕育霞光。由西山经开始,上古的神仙、帝皇渐次出现,此时他们人神兽共体,人性、兽性、神性相交。对于这样没有等级、自然混沌、一派天真的景象,确是让人想象那数千年前的天空、大地与山川,处处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矫饰,那是怎样蓬勃的天地生机呢。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四海之内以日月光辉照耀,星辰永续,四时轮转,神灵化育万物,有的长寿,有的夭折,其中蕴含的天地大道,圣人方能参悟。
这堪称华夏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圣人思想,既有天命思维,又有以德化命、唯圣参天的教导,而书中异兽身上的仁、义、德、信纹的描述,也将古老信仰生动化形。
在《山海经》中,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山川必有所载,人兽必有所能,万物相生相克,山海一派繁荣。而今,我们似乎与传说、神话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了距离,而再向华夏文化的源头漫溯,重拾经典,重温浪漫,更有益于我们心灵充盈,以浪漫想象面对复杂世界,建构我们无限广阔、有无限可能的精神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