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两个月前,开鲁路320弄内的非机动车库曾发生过一起摩托车自燃意外。昨天中午,这里又“烧”了几把火。不过,围观群众都很淡定,因为,这是一次全新模式“3.0版智慧车库”投入试运行前的消防演习。杨浦区殷行街道将三年来开展旧车库智能化改造和非机动车安全管理中摸索出的“十八般武器”都投入实战,居民们看完之后备感踏实,也更加支持街道对辖区内193个非机动车库开展的智慧“云管理”升级改造。
非机动车改装大容量电瓶充电、“飞线”充电、车辆上楼入户、车库内违规居住物业人员等问题,是非机动车库管理特别是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库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过去几年中,街道辖区内出现因非机动车停放引发的相关投诉60余件、火灾事故3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余万元。为此,殷行街道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改变辖区内193个非机动车库的面貌。即将投入使用的开鲁路320弄非机动车库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在昨天中午的演习中,干粉灭火器先作为“开路先锋”对模拟自燃的非机动车小试牛刀,之后,有着智慧大脑的新式武器轮番上阵展示实力:工作人员推来一辆改装电池超标的电动车,将充电插头接入智能充电设备,五秒钟内,充电桩已感知到电池超标,当即停止供电;有关人员仅仅是向管道里喷了一口香烟,烟感报警系统立即响起警报,车库门自动打开,便于人员疏散,喷淋装置也同步启动;与此同时,设在远处的监控室大屏和手机监测端响起警报,在手机和大屏上同时出现现场画面,便于后台的值班人员指挥处理……有条不紊的一番演练后,居民们迫不及待地围着问“车库什么时候能用?”一些其他小区的居民也提出,希望能在自家小区也引入这些智能安全管理设施。
据了解,开鲁路320弄内的非机动车库已经是殷行街道试点出的第三代“安全车库”。在第一阶段,街道首先摸清底数,清理车库住人、防盗设施不足等隐患;第二阶段,街道引入市场化力量,让居民在共治共享中得到面貌一新的车库;近期,街道又搭建平台,由第三方企业对物联网智能管理进一步升级,在3个小区的近50台电梯内加装电磁感应干扰器,借此杜绝电动车上楼现象。在疏堵结合的前提下,车库全面加载智能进出、智能监控、智能充电和智能消防系统,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目前,有一定规模、有停车需求的154座非机动车库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可停放1.4万辆非机动车。今后,街道还将不断提升智慧车库的安全等级,通过大数据“云管理”、物联网等新技术,让居民得到更安全、舒心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