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广告 赏味 我的初心在上海 吴侬软语并非江南印记的全部
第10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1-11

我的初心在上海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睡梦中离世

著名出版家、文化学者、前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见左图)昨日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90岁。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历任人民出版社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主事《读书》后,沈昌文要广开言路,达成“通识”,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精神家园。他最怕的是不允许各种观点并存。其间,三联出版西方经典著作《宽容》《情爱论》《第三次浪潮》以及蔡志忠漫画、金庸著作,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他主持下的《读书》杂志,被认为是“观念最开放、思想最活跃”的刊物,先后开设了冯亦代的“西书拾锦”、王佐良的“读诗随笔”、樊纲的“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赵一凡的“哈佛读书札记”等多个兼具文学性、思想性的专栏,使《读书》杂志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1996年1月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等。

沈昌文曾总结自己的出版工作经验是“三个第一”,即文化第一,质量第一,人脉第一。他说,所谓人脉第一,“就是人际关系。编辑是组织生产的人,这中间,自然要和生产要素搞好关系嘛。”而要搞好关系,和朋友吃饭就十分重要,他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

作家简平回忆,与沈公在一起最开心,大家常常笑声不绝。沈公素好美食,尤喜上海大闸蟹。几年前他被查出了肝病,不能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但是沈公从不以为意,信奉“顺其自然”。2020年12月9日那天,沈昌文还高高兴兴地与友人聚餐,夫人生怕他又抵不住美食诱惑,嘱女儿一起前往,知道沈昌文喜欢喝啤酒,临行前规定他“只能喝一瓶啤酒”。但是沈公“狡猾”地在自己面前摆了一瓶,在不喝酒的简平面前放了一瓶,又偷偷在自己脚下藏了一瓶,这样,就有了三瓶的量可以调配。“从他身上看到传统知识分子的豁达从容。”

在2019年上海书展前赶出的《八八沈公》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为庆祝沈公八十八岁寿辰,他的旧识、好友、徒子徒孙奔走相告,收集了三十四篇关于沈公的趣事文章。书一出炉,沈公就来上海书展与读者见面。“我的初心在上海。我是上海人,就是上海的‘小赤佬’。在上海待了19年,这期间不只是得到了人的成长、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有了指引。”到北京后,沈昌文慢慢从校对员做到了主编,他回忆自己曾得到出版界前辈的庇护,后来在他的身后,又有一串新的出版人跟随着。“我知道出这本《八八沈公》背后的意思就是要我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