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分队快速架桥
侦察兵搭乘直升机夺控蓝军要点
战士听从集结号召唤
合成旅指挥员下定战役决心
装甲突击车发射的36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
北纬44度的科尔沁草原,现在的气温已降至-20℃,可一场覆盖空、网、电等空间的实兵联合对抗演习正吸引着职业军人的目光。来自北部战区的某重装合成旅正围绕“侦、控、打、评、保”作战链路,探索严寒条件下合成旅诸多兵种、多军种联战联训、联合保障、联合运用的连续跨昼夜作战新模式。
靠体系制胜
对抗中,该旅得到空军、战略支援、特战、联勤保障等军兵种支援,空军、陆航、电子对抗等加强力量甚至配属给合成营,打破以往旅指挥所“独享主角”的控制部队模式,让基层指挥员都能体验到合同作战的“红利”。夜幕中,身为红军的合成四营向蓝军侧翼迂回,突遭对方火力反冲击,营长宋座升从营指挥车里上传作战信息,召唤空中支援,不消几分钟,两架歼击机和两架武装直升机就完成对“敌”点穴摧毁。别的进攻方向上,合成一营营长刘洪志活用营属兵种力量和加强配属火力,不给蓝军任何喘气机会。装甲突击车群高速插入“敌”阵地,并用正面装甲掩护乘车步兵冲击“敌”碉堡,同时纵深炮兵借助前沿回传数据,将密集的炮弹砸到“顽敌”头上,瓦解对方抵抗。和上次只拿本营装甲车辆“单挑”敌阵相比,合成一营此番战果丰硕,而且战损降到忽略不计的程度。行动间隙,这两位营长不约而同地赞叹,用到这么多“营编制之外”的兵力兵器,“体系作战的威力太厉害了”。
事实上,一体化的信息作战链路颠覆了传统作战模式。开战之初,红军地面雷达、空中无人机就锁定蓝军装甲目标和火力点,立刻请求火力打击。随之,蓝方装甲群位置、兵力部署及地貌等要素都以电子图文形式呈现到红方新型指挥车内的屏幕上,合成营指挥员和作战参谋马上根据自身兵力部署及装备战技性能参数,通过信息系统迅速制定电子战斗文书,发送给各火力单元,什么时候打,打哪个位置……所有要素在文书中一目了然。目睹此景,旅长刘佩峰略微舒展了眉头,自从年初新型指挥车列装后,各部(分)队的战场信息网与指挥控制、侦察情报、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指挥链路彻底融为一体,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将旅营指挥所和连排班组串联起来、结点成网,使指挥流程更加高效快捷,兵种协同更为密切。
靠保障前进
演习执行导演王铁峰介绍,此次实战对抗超过四昼夜,全程设置不少于70%的临机情况,16个关键作战问题、78个关键作战行动,突出一体化联合作战,真实检验了新型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素养。演习地域里,无论在哪儿,尽管兵种、火力在同一时段交叉运用,但密切协同却精确无误,不给对手留出一丝还手机会。夺控要点的过程中,红军突击分队机降至目标附近,没有立即火力打击,而是运用电子对抗分队实施干扰,切断对方指挥链路后再行“斩首”。
要强调的是,真实的战场,不可能没有伤亡损失,要确保部队战斗力,后勤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红蓝双方鏖战之际,由旅勤务保障营抽组的装备抢救抢修组、机动救护组等五支红方保障力量也伴随主攻分队冲击,协助夺占要点。“后装保障讲求精准性、时效性,保障行动要与战斗行动无缝对接,确保‘供得上、救得下、运得快’。”刘旅长强调,依托信息化装备,今天的后勤力量已按照“救、修、供”等要素编成前进保障队和机动保障队,纳入作战分队战斗序列,更富效率。
演练中,作战分队多辆战车“被炸瘫痪”、多人“负伤”……红方前进保障队的装甲抢修车迅即出动,对受损车辆进行抢修,而机动救护组快速机动至作战分队右翼,支援前进保障队的救护力量,搜寻“伤员”并展开救治。随着战斗持续,战损装备增多,物资消耗量加大,勤务保障营指挥所及时传送保障对象坐标方位,引导后方保障分队前出实施补给。如今,该旅已建起后装保障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演训物资库存量等数据,根据部队担负任务等情况,精细测算保障需求,进一步提升战场精细化保障水平。
向勇 冯程 张永进 杨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