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17.9万人次 《晨钟》主创高诵《〈晨钟〉之使命》 票房虽创新高 银幕惜缺爆款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5-06
在李大钊先生墓前

《晨钟》主创高诵《〈晨钟〉之使命》

《晨钟》主创高诵《〈晨钟〉之使命》

“《晨钟》当努力为青年自勉,而各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昨天上午,在北京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内,高2.3米的汉白玉李大钊雕像前,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和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一起高声朗诵着《〈晨钟〉之使命》。他们之中,有李大钊的扮演者韩蓬、于浩磊,有陈独秀的扮演者陈朝宾,还有琴君的扮演者徐晓英。在这个三季花常开、四季树常青的陵园内,剧组主创们一起缅怀这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日。松柏掩映、花景环绕中的李大钊雕像巍然屹立。背后则是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的墓地。西面的黑色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烈士墓碑正面,刻着邓小平同志的题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印刻的《李大钊烈士碑文》,高度概括了李大钊光辉的一生和永垂不朽的功绩。

5月7日、8日,上海歌剧院将首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歌剧《晨钟》。接过上海歌剧院赠送的《晨钟》视频光盘,李大钊烈士陵园党委副书记石江海很激动:“我们的李大钊纪念馆修缮后即将重新开馆,相信这份资料会成为其中全新的、充满艺术感的生动展示。”

石江海向大家娓娓道来大钊先生的生平事迹。当年,李大钊通过文章和演讲呼唤民众觉醒,通过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引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有志青年坚定地选择共产主义救国之路,不仅与陈独秀留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佳话,更身体力行、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说到动情处,石江海几度哽咽。

在《晨钟》北京首演之前,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大钊先生的英魂,可谓一次难忘而深刻的党史教育活动。韩蓬特意戴上了他在舞台上扮演李大钊使用的道具眼镜,他感慨,正如李大钊所写下的,“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青年当努力为国家自重”,准确塑造好英雄形象,在歌声中重温党的历史,传递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们的初心,鼓舞当下的青年奋斗新的征程,正是青年党员对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使命与担当最好的传承。

于浩磊说:“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李大钊先生的雕像前朗读先生的文字,我心潮澎湃。”在剧中和“大钊”演对手戏的陈朝宾,对李大钊并不陌生,来到这里,他仿佛同时置身在现实与戏剧中。陈朝宾说:“大钊先生38岁就牺牲了。我们现在也与大钊先生当时的年纪相仿,可他在我们的年纪,就已经在为未来的中国寻找出路,这是先驱的远见。”正如李大钊所写的那样,“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当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