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沪“五一”接待游客1688.9万人次 “五一”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第2版:要闻 2021-05-06
假期遇上“五五购物节”,消费者“买买买”热情浓厚

“五一”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街头随处可见提着大包小袋的游客 杨建正 摄

“五一”假期遇上“五五购物节”,申城商业商圈、商街、商场人头攒动,“买买买”热情浓厚。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节假日期间,全市线下发生消费196.5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30.4%,同比2019年增长9.6%。

三分之一线下消费来自外地游客

作为全国旅游热门目的地,到上海“买买买”的外地游客收获颇丰,成为“五一”假期消费大军里的主力。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节日期间,外来旅客到沪发生消费447万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64.4%,线下发生消费68.5亿元,同比增长76.8%(较2019年分别增长11.2%和9.1%),外来线下消费占全市线下消费比重达到34.9%。

外来游客爱去哪里“买买买”?南京路步行街是必选项之一。4月30日亮相南京路的“进博商品集市”,在假期前三天吸引客流4万人次。除上海居民外,集市内的“购买大军”主要来自河南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和四川省。

新世界城是南京路上的老牌商企,“五一”前三天销售同比增长近六成,文旅业态更是全面爆发,蜡像馆日均销售近80万元,影城也恢复到了2018年的正常水平。服务业的火爆也带动餐饮业,销售同比增长18.6%。

作为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后的新地标,“五一”期间,新世界大丸百货的七成消费者来自外地,其中长三角消费占到四成以上。

与长三角“近水楼台”的五个新城则形成了“上海购物”新热点,纷纷推出了休闲、观光、文博等主题活动,带动消费增长,重点监测的10家新城商业企业销售同比增长27.4%,客流同比增长47.5%。重点监测青浦新城、南汇新城、嘉定新城、奉贤新城、松江新城商业企业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0%、100%、38%、25%、51%,客流同比分别增长38%、80%、37.7%、55%、32%。

线上线下携手打造销售峰值

根据对重点样本企业数据监测,“五一”期间,全市25个重点商圈91家商业企业销售同比增长37.7%,客流量同比增长25.1%。市级商圈销售同比增长超五成,远超其他各级商圈,南京西路、南京东路、陆家嘴商圈消费金额排名前三。

其中南京西路商圈销售同比翻番,增幅最高;豫园商城商圈迎来了“五一”旅游市场的大客流,销售同比增长80.0%,客流同比增长174.7%;小陆家嘴商圈推动内贸外贸、旅游会展、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业态消费联动,商圈销售同比增长超50%;南京路步行街以“购出彩,活出YOUNG”为活动主题,商圈销售同比增长64%;徐家汇商圈推出“2021五五购物节-花漾徐家汇”商圈品牌活动,节日首日商圈单日客流量同比增长超过20%,销售同比增长14.6%。

线下企业营销活动精彩纷呈,线上企业多重促消费活动助推消费升级。盒马“五一”期间在东方明珠举办了数字生活节专场游园会,线下举办游园会、线上开设老字号专区,活动期间每日客流超过6000人;叮咚买菜4周年庆发放优惠总额预计4亿元,推出“听叮咚讲故事,享美味食材”直播活动,节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50%。

苏宁易购在上海地区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86%,假期5天销售额创历年最高峰值。家电家装品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对比“五五购物节”前一周,65英寸以上大屏彩电环比增长153%,高端品质洗衣机环比增长121%;苏宁极物大牌美妆销售环比增长3倍,苏宁百货黄金珠宝销售环比增长1倍。

百联集团在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发放超过15亿元电子消费券,“五一”期间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在南京路上设置“透明直播间”,和分布在上海十大商圈的24家门店联动,员工、劳模纷纷直播带货。百联集团副总裁浦静波说,借助电子消费券和数字化赋能,百联集团有信心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的再创新高。

全球品牌在沪发力首发经济

4月30日晚,2021“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正式启动,超过550个国内外品牌将在“五五购物节”期间首发2800多款新品,其中国际品牌超过100个。

欧莱雅集团举办“美好消费:开启消费新时代”品牌主题日活动,从新品首发,到首店开业,再到总部升级,生动诠释了首发经济效应。昨天上午,巴黎欧莱雅全球首家旗舰店上海“美礼殿堂”在南京路步行街开幕,店铺利用动态虚拟装置打造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实景,让消费者仿佛身临巴黎街头。美妆黑科技ModiFace能以AI高科技检测消费者肤质及面部特征,提供定制化美丽方案,把产品放置到店内智能屏上,就能自动演示功效、成分等产品研发特色。

老字号黄金珠宝企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老凤祥5月2日举办第30届首饰博览会,节假日销售同比增长71.9%;豫园珠宝节日期间发布新品,设计新潮更受年轻群体喜爱,销售同比增长34.5%。国内首个进博主题消费业态“进博商品集市”在南京路步行街开业,上架近40国的万款进口商品,假期前三天吸引客流4万人次。

节日期间,奢侈品、化妆品、汽车等品类增长最为显著。重点监测的奢侈品企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五天销售同比增长62.8%。如恒隆广场销售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150%;青浦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等四家奥莱企业推出优惠折扣活动,五天销售超4亿元,同比增长13.0%。

汽车开启“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新能源车销售增幅较高。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数据显示,5月1日-3日,汽车销售同比增长2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59.0%。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