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不光睁大眼睛  更要竖起耳朵 班班有队伍 人人能参赛
第18版:文体新闻 2021-08-20

班班有队伍 人人能参赛

排球为何能成为校园里的火热话题

严阵以待

奋力扣球 本版摄影记者 李铭珅 摄

排球,是位育初级中学的传统项目。排球,更是位育初中践行“位中和,育英才”教学理念的路径,通过挖掘排球项目的育人价值,形成全校师生联动的排球文化,丰富有位育特色的育人机制。

排球教学 专业循序

不久前,2021年徐汇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暨徐汇区“位育杯”中学生排球比赛圆满落幕。虽然位于市中心的校区面积不大,但位育初中拥有专业的室内排球馆和室外排球场,配备大屏幕计分器等专业排球比赛设备。学校7位体育老师中,5位教师的专业与排球息息相关,其他两位老师均选修过与排球有关的内容。像倪庆锋老师是沙滩排球国家级裁判员,潘王晔老师是国家队退役的沙滩排球运动员。在专业的教学机制下,位育初中的排球队成绩斐然,在市级比赛的各年龄组多次获得第一名和一等奖。

为什么位育初中的队员们打起排球来有板有眼?这源自学校扎实的项目教学,老师先教授垫球技术,然后是发球,再接着是传球、扣球、拦网,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上手,并理解排球相对复杂的比赛规则,真正爱上这项运动。

排球文化 全员普及

在位育初中,排球项目是全员普及。每一名位育的学生都参加排球基础性课程,此外,老师还创编排球操,丰富课间操的内容,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熟悉排球运动,喜爱排球运动。全校师生都浸淫在丰厚的排球文化中。学校的排球社成立9年,如今已是徐汇区二星级体育社团,会员超过500人,每个学期都会开展排球联赛。

“老师要给学生们做榜样,让他们更投入地参加排球运动。”体育教研组组长倪庆锋介绍,举办排球联赛的日子,都是位育初中的节日,教职工们在赛场上你来我往,切磋球技,学生们在底下呐喊助威,学习借鉴,形成了排球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老师的带动下,位育各个年级均开展自己的排球联赛,可以说是班班有队伍,人人能参赛。

翻看学校的排球月历,从上一年11月的发球等基本功比赛,一直到次年5月的团体向上垫球比赛,排球真的是位育初中校园最火热的话题。课余时间,同学们还自觉来到操场练习,校排球队的队员见到了,自愿提供指导,并运用自己的赛场经验和专业技术担任比赛的裁判员。在丰富的排球活动中,若问学生们喜欢哪些内容,有人会提到教职工的发球比赛。“这项比赛以组室为单位进行单循环比赛,以积分决出名次,这是老师们工作之余最开心的活动之一,也让学生们感受到讲台之外老师们的风采,还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倪庆锋说。

排球礼仪 融入身心

打排球除了锻炼意志品质,培育团队精神,也是一种礼仪文化的培养。每次比赛前后,队员们都会向对手鞠躬致意,队员们由此懂得尊重、平等和感恩。参加“位育杯”比赛期间,有媒体为位育初中女队拍摄全家福,照片拍完,姑娘们并没有马上解散,而是很自然地一同鞠躬,感谢摄影师的工作。

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并学习排球运动的精神气质,位育初中还成为上海女排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其中一站。女排主力张轶婵、张磊、卞雨倩和秦思宇和位育数百名学生互动,受到热烈欢迎。当活动进行到“你敢来吗:垫球竞技”的环节,系着红领巾的女排队员与学生相互垫球、切磋球技,并现场手把手教授学生标准的技术动作,还进行规范的垫球技巧讲解。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感受到了专业运动员的认真和坚持,体验排球运动的专注、细致和拼搏。”

首席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