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金科大数据平台屏幕 叶薇 摄
屏幕前,闪动着各种数据,仔细看数据统计的结果,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上海,男士买单比女士多;女士信用评分远高于男性;女士承担住房贷款的比例高于全国占比;520、七夕等新节日的红包发放频率高于春节等传统节日……
这些数据显示在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数据平台里。新鲜、普惠、便捷的金融方式,在数字化助力下,打开了城市服务新的想象空间。
用银行柜员机查医保
在建设银行上海357个网点的1040台智慧柜员机上,市民们能方便办理上海市各种政务事项。比如,市民完成身份认证后,即可看到个人名下由上海市各委办局颁发的不同领域证照,除了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户口簿、护照、结婚证等常用证件外,还包括献血证、社保卡等特色证照,只要轻松两步操作,即可完成打印。金融社保卡激活、医保个人信息查询、医保账户明细查询等一批个人高频事项都能办理。
不仅如此,外地来沪人士也可以在这台机器上办理家乡事宜。建信金科前期助力建设银行与31个省级行政区、130多个城市签订智慧政务合作协议,支持各类百姓办事数量近300万项。在上海建行各网点中,已经可以办理全国12个省的280个政务事项。上海市民去长三角各家建行网点,也一样可以享受到51项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
运用数字化能力,建信金科把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这张网,成功融入建设银行的网点。目前,建信金科已自主搭建七大基础技术平台,打造了安全可控的金融级技术基座,拥有多项金融应用能力和多套社会化解决方案,在基础技术、智慧政务、监管科技、智慧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上实现多点开花。
贷款先看“土地颜色”
在建信金科的技术支持下,建设银行已能通过卫星图像去查看这块土地是否如实耕种,到了收获季节,还能根据土地颜色变化检查农作物近况,用人工智能的技术预判出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态势,为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提供了准确的判断标准。
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建信金科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农业数字化,与建行新疆分行共同推出“新疆香梨数字交易平台”,一举解决新疆香梨产业数字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线上交易平台、产销对接不畅通的问题。
过去,为中小企业放贷需要客户经理一家家跑,覆盖的客户数很有限,现在这些服务都搬到线上,围绕这家企业的经营场景做调研。比如,花卉市场的一家商户,建行根据它在花卉市场的交易数据,就可以在线发放贷款金额。
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建信金科将金融数据、政府数据和生产数据结合到一起,三维立体地去了解一个企业。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贷款审核的模型,设置了多重过滤,可以更好地防控风险。
“新模型”助力精准监管
反欺诈是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依托大数据平台,建信金科运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隐形关系发现、流向分析等多种模型,为欺诈侦测业务带来显著变化。
在反欺诈模型中,关系图谱和资金图谱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关系图谱方面,建信金科结合建行自身数据以及政务端数据,构建起包括企业、个人、设备等在内的亿量级节点,以及包括企业董监高、实控人、股权等在内的数亿条关系,通过隐性关系发现模型,大幅增强筛查涉黑企业能力。资金图谱方面,建信金科基于大数据,通过流向分析模型,从贷前到贷后形成了一个动态实时监控侦测闭环。
目前,建信金科已与监管机构开展全面合作,更多面向监管机构以及监管对象的大数据治理与应用平台也在一一落地,发挥出数字化治理的优势。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