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月
现在上海市民每天“码”不离身,不然寸步难行。但实际情况有没有这么严格?好像大家“都懂的”。但这种“叩城者”和“守门人”之间的所谓“默契”必须立即结束,而且发现问题的人必须马上报告警情。原因无他:这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防疫漏洞,危及每一个城内人的安全。
早在6月1日之前,上海就已经开始大规模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手段。这其中“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是两大“守城”利器。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功能差不多,就是让场所管理者了解你的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必要时方便流调追踪密接人员。
但现实生活中总有种种意外:手机没电了、手机忘带了、核酸阴性报告过期了、老婆有码老公没码……这时“守门人”往往“眼开眼闭”。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出于种种“小心思”,故意不留下个人到场信息和行动轨迹,趁“守门人”不注意,混水摸鱼、打个哈哈,有时也能得逞。
如果把与奥密克戎的斗争比喻成一场城池攻防战,原来我们是关门拒敌,现在是开门防敌。我们在保证城中人正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也必须保证能灵敏地发现“敌人”,围而歼之。而这要求我们每一个城中人必须保持行动一致并高度警觉。遵守每一个“信令”的要求,及时向12345和各区举报平台通报每一处险情、“敌情”。如此,才能保证这座城的安全、每一个城中人的安全。
奥密克戎是十分狡猾的敌人,善于“变身”和潜伏。虽然它已经被击溃,但近期又有小股部队“乔装”入城的确切情报。请每个市民都严守规则、保持警惕、及时报告。确保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挫败奥密克戎的每一次进犯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