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智己获九大金融机构联手赋能 广本推出ZR-V致在混动版 长安福特全新锐界L首发亮相 吉利银河  负重闪烁 日韩汽车在华走下坡路谁之过 中国汽车两个“第一城”的启示
第14版:汽车周刊 2023-03-01

中国汽车两个“第一城”的启示

新春伊始,我国汽车界爆出两则信息:其一,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313.7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其二,西安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01.6万辆,一举跨上“百万辆”级,成功登顶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城。

两则信息表明,两市汽车制造业均跑出了“加速度”,引起了车坛车市不小的轰动。广州人自豪地说:“我国每生产9辆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广州。”西安媒体褒扬当地险超上海(98.9万辆)、甩掉柳州(65万辆),也对登顶新能源车产量第一城有点意外,“上海有新能源车巨无霸特斯拉超级工厂,柳州拥小微新能源车风头正劲的五菱,谁也没有想到西安创造了奇迹”。

广东和陕西两省对属地两市汽车业的贡献,赞赏有加,称两地汽车制造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极、稳定锚。

202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5万亿元,同比微增1.6%,但新能源车产量高增长142.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8%;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7.99万亿元,低增3.8%,其中汽车制造业高涨25.2%;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0.95万亿元,下降14.0%,但汽车制造业增长15.5%。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2年同比增长7.1%,其中汽车制造业高增长21.3%,新能源车产量同比飙涨2.7倍。“西安比亚迪实现产值1362亿元,以一己之力支撑西安汽车产业跨过2000亿元产值大关,辐射能力相比特斯拉毫不逊色。”

广州和西安汽车生产的卓越业绩,正重塑着我国汽车产业格局。传统汽车重镇长春、武汉和重庆正在挣扎转型,造车新老势力正朝着新能源汽车之都发起猛烈冲击。2022年深圳和重庆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55万辆、36.9万辆,同比增长183.4%、142.5%。原本乘用车基础非常薄弱的西安,深度“绑定”龙头车企比亚迪,又增加吉利汽车,得以在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率先“突出重围”。

在祝贺广州、西安分获汽车产量“第一城”、新能源车产量“第一城”殊荣的同时,我们也对上海与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擦肩而过、与全国新能源车产量第一城失之交臂,五味杂陈,细细思忖之后的感慨和遗憾有三:

遗憾之一,上海两家盛名之下的中外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在国家政策法规明确后,新能源车大发展的窗口期,动作似乎迟缓,步履显得蹒跚。新能源车上不来,又挡不住燃油车往下掉,其结果,新冠疫情后上汽大众恢复期乏力,2022年产量增速仍落伍于乘用车(总体)3.6个百分点;上汽通用恢复期无力,市场大幅萎缩,2022年产销量均无缘乘用车前十强。

而外商独资特斯拉(上海)抓住新能源车大发展窗口期,从临港建厂到投产至上市,近几年均大幅发展,2022年劲涨势头虽然有所减缓,但还是上海新能源车之王,贡献了全市新能源车产量的七成三,是沪上新能源车中流砥柱。

遗憾之二,新能源车市场将引领行业增长,中国品牌与合资车企外系品牌必须向新能源车这个大势转型。沪上两大合资车企,至今无新能源爆款车系,只有新能源车上的小动作,如上汽大众ID4X和ID6X,但也不如预期;上汽通用凯迪拉克锐歌(LYRIQ)其声色与企业名声地位,很不匹配。

遗憾之三,上汽自主品牌MG,2022年国内销量增长显著,其中MG5轿车增长29.8%、MGZS/SUV增长23.0%。但MG分散在全国多地生产,上海基地产量估计不足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尚未形成沪上自主品牌汽车大气候。

2022年国产中高端豪华品牌车国内销量388.6万辆,同比增长11.1%,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6个百分点。上海产消费升级版车型稀缺,几乎被ABB(奥迪、奔驰、宝马)等通吃,也不利于做大本地产车产量,提升城市产量等级。

特约撰稿 张伯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