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日韩娱乐曾经在中国掀起过流行文化的浪潮一样,日系韩系汽车也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红极一时的辉煌。但近几年来,市场经营惨淡,份额一跌再跌。韩系车在华销量,从2016年114万辆的巅峰跌至2021年的38.5万辆,2022年继续呈两位数下降。丰田、本田、日产三大品牌2022年在华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丰田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本田连续两年走低,日产连续四年下跌,今年1月份同比分别下降23.5%、56.2%、64.4%。日韩车在中国市场今非昔比,大有被“边缘化”之势。
整体上看,日韩系车在中国的衰败是必然的,其原因构成复杂。
其一,对中国市场的不重视。这在韩系车身上表现最为明显。以产品为例,多数跨国车企都会有意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本土化研发。但韩系车企多是直接导入全球车型,很少做有针对性的改进。日系车企虽然表面重视中国市场,但却一直靠减料来迎合所谓的“性价比”,导致了国人感到日系车安全性能低,内饰粗糙,有偷工减料之嫌。
其二,由于地缘政治问题,使中国消费者与日韩车企心生隔阂。2017年,韩系车在中国的销售直接受到萨德事件牵连,在华市场出现销量断崖式跌落。现代汽车同比下降44.3%,起亚汽车暴跌68.8%。日系车在华销售业绩,同样受两国间复杂历史问题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日本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采取各种不合时宜的举措,也让其产品的国民好感度逐渐下降。
当然日韩汽车在中国的衰败最核心、最致命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进。针对日韩系主打的低配省油中端车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实现中、低端的丰富配置,完全具备了对日韩系的替代能力。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20中,有14款中国车型上榜。其中比亚迪的六款车型,几乎都在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并且,国产车已开始进军高端甚至是豪华车型,进一步拉升国产车的整体品牌层次。在国内这波汽车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浪潮中,日韩车企后知后觉,逐渐失去市场领先地位,产品占有率急剧下滑乃必然趋势。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