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商务委发布了“五五购物节”首月成绩单: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4月29日至5月28日购物节首月,上海线下消费日均近80亿元,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较2022年购物节同期(2022年8月1日至30日,下同)增长33.6%。
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一个月以来,各大商圈纷纷交出亮丽的成绩单,客流与销售额同步增长。
美妆与食品增长强劲
“五五购物节”启动一个月以来,全市40个商圈的销售额增长18.0%,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33.2%,中山公园商圈、南京东路商圈、五角场商圈的销售额增长喜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98.1%、65.5%、64.6%。国际旅游度假区、豫园等旅游型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44.1%、44.0%;位于滨江水岸的杨浦滨江商圈、世博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53.0%、46.8%。
全市重点监测的250家大型商业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6.4%,客流增长31.5%;餐饮、奥特莱斯业态增长较好,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9%、36.7%。从监测数据来看,“美丽的”“好吃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国货化妆品品牌、老字号食品品牌引领增长,化妆品、食品、金银珠宝等商品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76.9%、55.1%、13.9%。线上销售也有亮眼表现。“2023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期间(4月28日—5月12日),全市实现网络零售6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8%。
千余场活动带动增长
“五五购物节”首月,千余场活动带动消费需求井喷式增长,沪上商场、餐厅、文旅都迎来了久违的火爆场景。打卡“二次元”,逛吃限时步行街,“Z世代”正引领消费新潮流。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百联ZX创趣场吸引全国“二次元爱好者”打卡,其中“90后”“80后”分别占比44%、25%;大学路首次开出限时步行街,融合线下主题活动和线上直播探店的新模式,推动销售额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43%。上海咖啡文化周举办了浦江沿岸最大规模的“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绵延徐汇滨江5公里,4天共计接待市民游客7.3万人。
旅游群体消费起高潮
外来旅游群体也激起消费高潮,特别是长三角消费者来沪“买买买”热情高涨。豫园商圈“五一”假期(4月29日—5月2日)期间客流总计10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上升27%,销售额达到6114万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上升27%。购物节前两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51.4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9%。4家奥特莱斯企业迎来大批长三角消费者,带动销售额环比增长57.4%,其中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广场在“五一”期间打破开业17年销售额历史纪录,销售近1.8亿元。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