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天山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国画) 小老板的幸福 南瓜 上海记者在广西 不要替别人发愁 为衔春色上云霄 音乐剧“本土化”
第11版:夜光杯 2023-06-17

音乐剧“本土化”

徐俊

学习、传承和创新,聚焦名家与经典的故事,让你感知中国文化有当下,有未来。

——编者

音乐剧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印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激荡出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能量。中国音乐剧在当代千帆竞发时,更应以原创力为不竭的东风,在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之中,扎根我们的文化土壤,用音乐剧讲好中国故事,建立起中国音乐剧的民族特质,推进音乐剧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将其转化为民族内生的艺术表达形式,这是中国音乐剧导演的使命和奋斗目标。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是经典的现代演绎,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尝试和挑战。这部巨作经过历史与文脉的沉淀,矗立于世界大悲之林,其感人至深的故事、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风骨与气度,是中国戏剧经典走向海外的先驱之作,享誉世界。历经三百多年传承流变,在各艺术门类中百家争鸣,历久弥新。

用音乐剧创作《赵氏孤儿》,根基是音乐剧剧本的当代创作。我以詹姆斯·芬顿改编的同名话剧剧本为基础。他用西方现代悲剧文本的构建方法,首次将目光投注在故事里未被照亮的角落,注入了新的意象。我在音乐剧剧本的改编中,聚焦并放大故事中的戏剧张力、更注重挖掘人物的情感挣扎,捕捉瞬时中的无限性,以强化推进性叙事的原则对全剧做了创造和调整。一是增设程婴亲子(古往今来的舞台上常被忽视或遗忘的道具)灵魂的全景式线索,将其视角立体化。二是调整剧情和删减人物,以时空平行交叉的形式,同步展开多个场景空间。三是突出画卷的象征,立体化处理,增强其功能和空间感。

我以文本中建立的现代性为核心,深层次地融入中国传统写意美学,在表演和视觉等综合方面塑造出鲜明的现代性整体风格,在我们的音乐剧中厚植民族特质。音乐剧的视觉方向则以当代艺术风格为基调,将故事从它的历史时空之中抽离。舞美呈现残垣陷入大地之感,八台投影的介入产生了丰富的光影语汇。人物造型高度统一在当代艺术风格之中,东方元素镶嵌其中,成为融合性符号。

我们自然地以中国文化为本体和立足点进行文化的对话,不落入他者的凝视;坚持大写意的戏剧风格,融汇民族文化中的诗意与浪漫;严肃思考“亲子岂可死,养父岂可杀”的道德悖论,更对匹夫心怀天下苍生、舍生取义的壮举永怀敬意,并将这份民族品格代代相传。我想,音乐剧《赵氏孤儿》显示出了两层文化自信:一层是通过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另一层则是通过作品传递出的民族之雄魂和文化之光晕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在全球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下,一位千年前的草泽医生用“爱”与“义”的火光显露出中国人的智慧和态度,“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要一直点亮。”

音乐剧需经文学的锤炼、音乐的浇灌和舞台的锻造,这一过程蕴藏了人无限的创造性可能,给我们以爱和泪水、震撼或温暖、默然或醍醐。中国音乐剧应当立足脚下,胸怀远方,创造未来。通过不断积累的优秀作品,中国原创亦能丰富音乐剧的内涵风格及美学意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为世界音乐剧的发展提供独特的艺术价值。

(作者系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改编者/导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