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夏季如何防范PICC导管脱管 优化数字化技术  提升听障人士体验 专属“运动处方”  工作生活两不误 ADC精准治疗助力晚期乳腺癌患者长生存 肺结节  不纠结 免疫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第14版:康健园 2023-06-19

免疫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图IC

肺癌无疑是广受关注的肺部健康话题之一。“6·15世界呼吸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围绕肺癌中的小细胞肺癌,展开疾病科普,与肺癌患者分享治疗进展,提升广大读者对于肺部健康的重视与关注。

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职业因素、大气污染等,如尘肺大多发生在矿产采集、机械加工、建筑施工等行业,从业人员如果劳动防护不彻底、不到位,吸入的粉尘带有放射性或含有致纤维化的致癌物质,就会危害呼吸道,促成肺癌的诱因。

与规避肺癌诱因相比,制定肺癌综合治疗策略面临更多挑战。韩宝惠教授指出,肺癌从病理类型上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13%~15%,相较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短,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癌细胞增殖速度快,倍增时间短,和吸烟、粉尘等致癌因素关联更紧密,恶性特征更明显,危害性更大。

基于上述特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差别迥异。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一直在迭代更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开创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领域。相对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层出不穷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在过往近四十年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小细胞肺癌对化疗的初始反应较好,但极易复发,且容易耐药。如今,免疫治疗的出现开启了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韩宝惠教授介绍,免疫治疗在实体瘤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肺癌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改善肿瘤预后、改善长期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和化疗、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免疫治疗主要是释放人体的T细胞,解除肿瘤细胞对于免疫的抑制,改善肿瘤的微环境,调动机体抗肿瘤的杀伤活性。对于免疫治疗呈现中低表达或者阴性的患者,采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策略,能够达到比单纯化疗更好的治疗效果。故而,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临床治疗理念,成为新的治疗标准和新的治疗策略。和过去化疗时代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相比,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综合策略让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突破了一年,部分患者甚至3年,如此进步令人欣喜,更增强了决胜肺癌的信心。 乔闳 图IC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