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曦
刚搬进新房时,最称心的,是拥有了小小的花园。一开始,小花园以绿茸茸的草坪为主,栅栏角一株桂花,花缸里一丛日本栀子,水龙头处一棵天竺,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没想到,最费功夫的是草坪:割草机施展不开,手工割草腰酸背痛。索性拔了,种花种菜。
蔷薇苗靠近栅栏,海棠立在石径旁,日本栀子移到地里,再种一株本地栀子。掏空花缸土,滚到北花园,填土种绣球。
我兴冲冲地买来各色菜籽,撒在花盆里育苗,长够四片叶子,种到花园里,静候有机青菜。没几天,嫩苗被虫子吃得干干净净。种过两次茄子,长叶开花但不结果。去年种过三棵番茄,仅一棵结果三个。第一个长到七成红,被鸟啄到地上,吃得精光。枝头两只青的,幸存于纸袋。好容易红了,摘下,怀着虔诚的心情做了番茄炒蛋,确实比买来的清甜。
最好种的蔬菜,莫过于丝瓜。第一年,家父在花缸里播下几粒丝瓜种子,很快就爬藤了。请西邻老伯搭个小瓜棚,棚下草坪枯萎,棚上丝瓜累累。去年也种过,藤蔓逶迤到东邻的珊瑚树上、西邻的月桂树上,兀自开花结果去了。
入门级的种花人,多半种过月季,我也不例外。网上和线下买过不少,欧月、天狼、卡罗拉……头几年开得挺好,后来它们越长越高,有的浇水过度烂了根,有的剪短后元气大伤。最热闹最长久的一株,是在花木市场买的月季,约一米高,花朵似莲,初开时呈橙红色,第二第三日,慢慢变成粉色、浅粉色。这株最可人的月季,因为近旁种了一株本地栀子,渐渐凋残。原来,月季生长之处,半米内不能有其他植物。很喜欢栀子的浓香。黄梅雨季来临前,它们约好了似的,旬日之间,次第怒放。香得恣意、任性,毫无顾忌。只可惜,总有极细小的黑色小虫在花瓣上爬来爬去,故而不敢剪下插瓶。
网上买下上述花木,都冲着网页上悦目的图片;线下购得,也是看中它们盛开或含苞的样貌。可到了我的手中,怎么就盛况不再了呢?原来,养好一株花,种好一丛菜,须懂得除虫除草的方法与时机,须掌握浇水施肥的节奏和分寸,还要会打顶、剪枝。土壤、水分、光照、肥料……有一样令它们不适,轻则病恹恹,重则死翘翘。
扪心自问,我实在是个不称职的园丁,种得还算成功的,多是懒人花。再细想,营造美丽的花园,是要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莫奈花园美,但莫奈是雇了5个园丁打理(也有一说是7个)。莫奈自己也是出色的园艺家,他的花园里,花卉高低有致,红色、橘黄、蓝色、紫色,各种色调的花丛错落其中。最普通的花、最稀有的花,混在一起种植。从4月到10月,月月有花可赏。
跟一直待在水泥森林里的人相比,和土地亲近过的人,更懂得“开窗摇碧色,褰幌引香风”的乐趣,更能感悟“草木凋零,美人迟暮”的宁静。发散开来,亦能想到,人间的美色、美景和美味,得来皆不易。也因此,更能生出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