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核桃、云南的咖啡、内蒙古的新鲜牛羊肉……这两天,到上海展览中心走走逛逛的“吃货”们大呼过瘾。7月20日至23日,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集中展示展销和推介兄弟省区市特色商品,搭建在沪销售网络平台。
举办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是2018年以来上海市对口帮扶及对口合作工作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展销会由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在近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里,聚集了560多家参展企业。主办方介绍,本届展销会参会地区比往届更多,分线下、线上和分区展示展销3个部分,设置8个展区,助力兄弟省区市特色产品走进上海大市场。
开展消费帮扶不仅丰富了上海市民的餐桌,还让对口地区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土特产背后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金效益”。上海不满足于办一场展销会,为推动消费帮扶工作开展,积极发挥“前方一群人,后方一座城”的资源优势。继2019年首轮“百县百品”上线以来,4年内上海各对口地区会同各区和前方工作机构所推荐的产品,已经从2019年初次评选的96个产品,增长到2022年推荐入列的九大类762个产品。2022年,实现年度销售中西部农产品132.5亿元。
在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的牵头下,在各区合作交流办的支持和配合下,已促成20家百县百品直营店、20家百县百品生活馆和174家百县百品专店专柜布局,推动百县百品的入列商品和各色生鲜农特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畅通全市消费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使更多对口帮扶地区的优质农特产品直通上海千家万户。同时积极发动电商平台,拼多多、盒马鲜生等电商渠道分别设立上海消费帮扶专区,将对口地区特色产品持续推广到上海消费者手中。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