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22条林果游览路线邀你体验 打造IDI保险的“上海模式”
第7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3-07-22
采鲜果观蝶舞 沐清风听鸟鸣

22条林果游览路线邀你体验

又到了一年中吃水果的好时节,一年一度的“乡土有约”活动如约而至。昨天下午,以“‘林’琅满目,‘果’然非凡’”为主题的“乡土有约”——2023年夏季优质果品推介会在嘉定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举行。会上,市林业部门发布了22条上海市“林果游览路线”,“上海信得过果园”微信商城小程序也已升级改版上线。

据悉,今年本地林果产量预计比往年高5%,不仅成熟度高,糖分及着色也不逊色于往年。同时,本地产水果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也稳步提升。

好吃好玩 林果地图带你畅游

此次22条郊区“林果游览路线”是今年首次发布,覆盖本市9个郊区。记者看到,每条路线中都含有开放式休闲林地和“信得过果园”,线路平均长度在5公里左右,适合市民自驾前往。“往年发布的游览路线以采摘为主,今年首次尝试结合开放式休闲林地,大家既能游玩又能采摘。”市林业总站果树管理科邵静介绍,目前本市已建成62个开放式休闲林地,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数量也增至106家。此次路线中的点位都经过了筛选,选择了景观效果较好的开放休闲林地和可达性、品质都较高的果园。跟随“林果地图”,市民可以采鲜果观蝶舞,沐清风听鸟鸣,漫步于林下,畅想在田间。

此外,为更方便市民购买本地产的优质水果,“上海信得过果园”微信商城小程序升级版也已上线。今年商城界面进行了优化升级,目前已入驻果园38家,果品种类涵盖葡萄、梨、水蜜桃、黄桃等,方便市民挑选。同时,小程序推出“品上海”工会专场,同时增加限量特惠专栏,团购零售皆可,价格也低至8折。

提前成熟 鲜美水果轮番上市

今年梅雨季雨水丰沛,出梅后高温日多,对本市水果产量和甜度会有什么影响?记者从市林业总站获悉,随着阳光回归和气温攀升,沪郊水果加速了糖分积累,糖度逐步回升,桃、梨、葡萄等的成熟期则较去年提早一周左右。在产量方面,梨树今年产量预计较去年提高30%左右;桃树预计产量提高10%左右;葡萄和柑橘产量预计和去年持平,全年果品总产量预计比去年提高5%左右,约为18万余吨。

“今年前期的气候特别恶劣。葡萄成熟前,下了场大雨,导致河水倒灌,因此个别品种如‘金手指’的裂果率达80%以上。”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涛说,“不过出梅后晴天多、高温多,因此不会影响葡萄的甜度。”在他看来,今年的葡萄品种具有成熟早、糖度高、着色好三大特点,比如原本7月底上市的“阳光玫瑰”,今年提前至昨天就上市了,“巨峰”的颜色则更漂亮,基本都达到了紫黑色。

目前,深受市民喜爱的葡萄品种“夏黑”“京蜜”“巨峰”“日光红”“阳光玫瑰”已上市,网红品种“妮娜皇后”“浪漫红颜”也将登场,葡萄销售期将延续到10月。梨中的早熟品种“早生新水”7月初已上市,畅销的“翠冠”梨即将进入采摘旺季,可一直销售至8月底。水蜜桃品种“大团蜜露”“湖景蜜露”“新凤蜜露”正处采摘旺季,预计7月底结束。奉贤黄桃“锦”字系列(锦香、锦圆、锦绣、锦花等)即将大量上市,预计持续到8月底。带酒窝的金山蟠桃正当季,销售期预计持续到8月上旬。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上海经济果林总面积17.68万亩,其中桃5.15万亩,葡萄3.27万亩,梨2.83万亩,柑橘5.16万亩,其他果树1.27万亩。经济果林作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环境和新鲜果品,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镇一品 水果品种多元发展

近年来,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果品交易市场、组建特色果品研究所等方式,本市不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区一品”“一镇一品”的栽培格局。嘉定马陆的葡萄、浦东南汇的水蜜桃、松江仓桥水晶梨、崇明柑橘已成为沪郊水果几大“拳头”产品;金山蟠桃、奉贤黄桃、青浦枇杷以及蓝莓、猕猴桃、火龙果等小水果特色果品在市民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沪产果品的注册品牌也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注册的果品品牌已超过100个——葡萄有“马陆”牌、“传伦”牌、“管家”牌、“施泉”牌;桃子有“桃咏”水蜜桃、“皇母”蟠桃、“斯尔腾”黄桃;梨有“仓桥”牌、“奉叶”牌;柑橘有“前卫”牌、“前小桔”等,其中南汇水蜜桃、仓桥水晶梨、金山蟠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已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论筐卖”,到“论盒卖”再到“论个卖”,很多品牌的生产标准化程度逐年提高,在全国果品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

此外,近几年上海引进林果品种400多个,推广良种40多个。目前葡萄的生产品种已经超过了30个,桃子有20多个品种,梨有10多个品种,蓝莓、樱桃、枣子、枇杷等小水果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不断丰富市民的果盘子。

安全优质 果品品质稳步提升

品种多了,品质也要有提升。2011年开始,本市启动“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评选,目前全市已有106家,涵盖桃、梨、葡萄、柑橘、蓝莓、猕猴桃、柚子等多种水果。

专家介绍,“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的评选主要有三方面标准:一是果园环境安全,果园水、土、气要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周围不能有污染源。二是生产过程安全,对田间操作特别是投入品的使用有严格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肥料。三是上市果品安全,商品果均进行农残检测,在涉及食品安全的一些关键项目上,如禁用农资使用、农药残留等,实行一票否决。此外,还要通过测定果实外观、优质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确保水果质量。

同时,本市还相继建立了葡萄研究所、桃研究所、柑橘研究所、梨研究所、小水果研究所、蟠桃研究所和蓝莓研究所等7家民非性质的市级专业果树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开展新品种引育、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47名林果乡土专家则会定期开展“田间课堂”,解决了果树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