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海市民并不知道,自己在购入新房时,住宅工程质量已被上了一份保险。这份保险名叫IDI,英文全称为Inherent Defect Insurance,即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由工程建设单位投保,保险公司对在保修范围和保险期限内发生的由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所导致的投保住宅工程损坏,予以赔偿、维修或重置。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投保住宅项目1740个,保额7244亿元,承保面积达1.8亿平方米。
心系百姓利益
提高住宅质量
有了IDI,老百姓的利益有了全方位、全流程的保护。现在的住宅房屋在正式交付之前会有一次“预看房”,帮助业主在入住前提早发现质量问题。2023年4月,大地财险了解到某住宅工程项目因“预看房”产生了投诉,经了解,是业主担心施工质量问题。大地财险安排专家团队全程陪同业主,打消业主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疑虑。
有了IDI,老百姓在住宅工程建设中,等于有了自己的“监理”,始终监督着住宅工程建设过程,预防和改善工程质量问题。2022年7月,太平财险委托的TIS机构在对某项目进行查勘时发现,外墙防水节点与原设计不符。太平财险及时联合TIS机构和建设方合力完成整改,保障了老百姓权益。
有了IDI,老百姓在住宅工程建成后,等于有了帮助索赔的“管家”。沪上一家小区交付后,承保公司人保产险接到砌体墙有不同程度开裂的报修。经现场查勘发现属于保险赔偿责任范围。人保产险提供“管家”式理赔服务,直接安排维修公司进行了维修,理赔维修金额达50多万元。
有了IDI,住宅工程遇到质量问题,索赔维修方便快捷。2019年3月底,平安产险了解到某小区发生水污染情况,迅速派出由理赔专员和TIS专家组成的理赔服务小组开展查勘,确认属于IDI保险责任。仅用5天时间确定维修方案,10天内完成所有维修工作。
变革保险行业
金融创新不断
IDI创新引入TIS机构,成为保险公司对于住宅工程项目质量管控的新抓手。2023年初,太平洋产险收到一封《表扬信》,信中对TIS机构的工作表达了充分肯定。经了解,太平洋产险委托的TIS机构在对某小区开展质量风险管理时发现给水主管道可能影响居民饮用水安全。太平洋产险和TIS机构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过硬的专业水平,客观专业地评估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保障了老百姓的饮用水安全,避免了系统性风险事件的发生,获得了工程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
从2022年起,上海每年开始举办IDI行业大会,旨在将行业的凝聚力不断转化成强大的行业发展动力。国寿财险认为:“大会是保险业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也是行业欣欣向荣的证明。每次参加大会交流,我们都为是IDI事业的亲历者而倍感自豪。”
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
IDI“上海模式”的成功实践,让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评分多了一个加分项。
政府通过IDI充分调动第三方市场资源,有效弥补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资源不足的短板,既优化了营商环境,又放大了政府对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效能。对工程建设单位而言,购买IDI保险既是有效落实《上海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管理规定》中“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有效防治工程质量问题,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要求的集中体现,又是推动工程质量“法人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闭环管理模式的重要抓手。对保险公司来说,为了减少赔案实现风险减量,创新引入专业的第三方TIS机构参与住宅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质监部门联动,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对建设单位形成有效约束。老百姓也拿到了质量有保证的房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可以肯定的是,在上海建筑业供给侧改革、保险业守正创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IDI势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