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中,双方签署了“台北市与上海市环保交流合作备忘录”。自此之后,打造生态友好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沪台交流中极受关注的议题。在“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简称双城论坛)开幕之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回顾了13年来上海与台北在环保领域密切合作的历程。
“双城论坛举办至今,在环保领域,我们就已开展了20多次互访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往来,累计已有数百人次参加。”晏波告诉记者,在首届“双城论坛”中,上海与台北共同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急需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多年来,双方围绕环境监测、环境教育、垃圾减量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大气污染防治等话题交流探讨,促进了环保领域管理、研究、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上海与台北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应该说是各有所长。”晏波表示,上海在区域流域联保共治、大气污染治理、环评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台北市在环境监测、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形成了一批交流成果,推动了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例如,台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培育居民垃圾分类意识;2000年起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减量化;2005年起开始推行“强制垃圾分类计划”,推动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此外,台北非常重视环保科普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培育公众环保素养。台北的垃圾分类成效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曾进行过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介绍,台北在垃圾分类领域丰富的经验,在多年来的交流中被上海所参考吸纳,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2018年以来,上海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2%,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市民的垃圾分类习惯逐步养成。沪台两地交流收获的成果,已然成为身边看得见的提升进步。
晏波表示,作为双方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上海与台北还将继续依托和用好“双城论坛”,携手为推进两地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