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助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缅怀抗战英烈和遇难同胞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八周年 “百变”驿站或将亮相上海滨水空间 “不能让他们等不到住上新房那天”
第2版:要闻 2023-09-03
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带来低碳硬核新科技

“百变”驿站或将亮相上海滨水空间

以竹材为基材,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通过自动化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中铁十八局集团将直径5米的超大竹缠绕复合管廊带到服贸会现场。虽然只是模型,但来自中国海油的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仍然非常吸睛,展示着国之重器的宏大与威严。

本届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设置低碳能源、碳中和绿色技术、气候与碳经济、循环经济四大专区,全方位、多领域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

4800所智慧驿站将投入上海成都

“我们和上海建工签订合作备忘录,准备分批次在成都和上海,投放4800座智慧驿站。未来你将有可能看到黄浦江、苏州河的滨水空间里有智慧驿站的身影。”一听是来自上海的媒体,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钟先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马和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据悉,旅发环保此次带来的智慧驿站为模块化供应,好似“百变魔方”,以公共卫生间为基础,可依据城市风貌、场地空间大小、功能属性等要求,叠加任意商业空间。“商业空间有很多种,可以是咖啡店、书店,也可以是早餐店或者共享充电,一些惠民服务设施通过市民驿站的方式来实现。”这款智慧驿站不仅很“百变”,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相当环保。

钟先生说,驿站大面积使用可回收再利用装备式材料,通过反射型辐射制冷膜材料,在保障物理降温情况下,结合光伏覆盖和光伏储能技术降低能耗。围绕智慧厕所,广泛应用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粪污处理一体化系统+真空抽吸”双系统,单座驿站每年可节约用水达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3吨。

竹缠绕复合材料已进入应用阶段

“这一片都是竹缠绕复合管道,按照不同直径和用途,有电线管、水管、隧道高压风管等,外面这个最大的是直径5米的竹缠绕复合管廊,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多个城市的综合管廊建设。”据中国铁建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以竹子为基材,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生物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充分发挥了竹材轴向拉伸强度高的特性,突破了竹材传统平面层积热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建筑、交通、国防等领域。简单来说,竹缠绕复合管抗形变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原材可再生快(有3年生长周期的竹子均可使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消耗化石能源,也没有产生废气废水。正是由于其具有低碳节能减排的优势,可完全替代钢材、水泥、玻璃、塑料、PCCP等传统高耗能材料,是世界第一根可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基管道,也是中国唯一原创性管道。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研发与成果转化,目前,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已进入产业推广应用与示范阶段。

海上风电完成绿电替代3.04亿千瓦时

“低温热回收装置利用余热产生热水和蒸汽,每年可节约1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二氧化碳注气压缩机橇创新性地攻关了海上二氧化碳压缩回注关键技术,投产后每年可捕集封存约2.6亿方油田产出的二氧化碳,可有效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当中国海油将节能减排的国之重器带到服贸会现场,观众才切身感觉到,从海上传来的绿色之风是多么沁人心脾。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海油坚决落实“双碳”战略部署、与国家“双碳”目标同向发力,稳步推进新能源产业培育步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2022年,海上风电累计投运83.5万千瓦,发电5.74亿千瓦时,完成绿电替代3.04亿千瓦时。

特派记者 钱文婷(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