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世荪
对上海人而言,题目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去年和明年。
“旧年”一词在明清以前,说的未必就是刚刚过去的那一年,而只是遥指往昔,也可能是前年或更早。南朝文学家鲍照的《凌烟楼铭》中“悲积陈古,赏绝旧年”,就是指去年的岁月。唐代魏奉古有诗句“是遇皆新赏,兹游若旧年”,其中“旧”只为呼应“新”,具体指哪年不是重点。宋末郑思肖的诗句:“旧年同笑语,今日独登临”,其中“旧年”指元蒙灭宋之前的时代,是亡国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当然古人也有用“旧年”一词比较明确地指代“去年”。唐代张说的诗句:“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到了明代以后,以“旧年”表示“去年”的用法就十分清晰了,如:《西游记》第九十三回:“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今日之事,旧年李知微已断定了”。
清代的许多文艺作品中,更是让“旧年”连带月份、季节一起出现。《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可记得旧年三月里,他在这里住着”;《八洞天》第八卷:“单氏不知就里,只道她旧年五月中进门,至今生产恰好十月满足”;《鸳鸯针》第四卷:“他往江西做生意,还是旧年春上去的”。这些明确表示“去年”的用法,在上海话里延续至今,上海人说“旧年”一般指的就是去年。
“开年”指的是等待新开始的那年,即明年或来年的意思。沪上有首反映旧社会贫苦生活的民谣《诉苦歌》唱:“今年望望开年好,开年穿格破棉袄。”还有一首我们小时候很流行的童谣:“谢谢侬,拜拜侬,开年卖脱侬!”以上的“开年”都指明年。
其实,把明年说成“开年”由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宋玉》诗:“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清代学者冯浩注释此诗曰:开年,明年也。元代杂剧《盆儿鬼》中:“小人开年八十多年纪”;明代《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卷:“到得开年,越州太守请幼谦的父亲忠父去作记室”。这两句里的“开年”用法和现在的沪语基本一致。上海话中还有一句比喻无法实现、绝无可能的熟语,叫做“开年礼拜九”。“礼拜九”本来就不存在,开年之后的礼拜九,就更是明年复明年、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