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宜娟
某年初秋的清晨,我坐高铁去北京出差,离发车还剩50分钟。若驾车,路况难料。导航显示,从我家到虹桥站,坐轨交10号线,只需20分钟。我兴冲冲地来到10号线伊犁路站,一米开外,站着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我拿出火车票,请她确认一下。她瞄了一眼,说:“这是从上海火车站出发的,10号线不直接到。”“啊!”我顿时蒙了!工作人员说:“不要急,坐10号线到虹桥路换3号线,应该来得及。”火烧火燎的心头好像被浇了一盆水,我平静下来。上车,转乘,一路顺利。从此,我记住了这条暖心的10号线颜色——淡紫色。
在如今密密如织的地铁交会图中,这条淡淡的紫色线,离我的住处最近。它从北端的浦东基隆路,到南端的虹桥火车站,串起来的形状,像鸽子的翅膀。
退休后的我,空闲时喜欢漫“游”在这条紫色线的里里外外。要逛街,它载我到淮海路、南京路、四川路;想观光,它带我去新天地、豫园、外滩滨江、苏州河沿岸;要增加知识学养,去沿途的上海图书馆,非常便捷。它的沿途还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
令我难忘的,还有10号线的温度。有一次在上图站,三位志愿者带着一个15岁的孤独症患儿站在地铁出入口,那孩子高声喊着:“这里是上海图书馆,下车的乘客,请注意脚下空隙。”他说得不太流畅,却令我从内心涌起一种感动。让孤独症患者融入公众场合,对他们有着多大的益处。听说,10号线常有这样的活动。那里的地铁工作人员心怀爱和包容。
10号线沿路,全程整洁漂亮。经常走进这条美丽的紫色线,内心也会变得清澈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