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伟明
撑伞走在多伦路,空气是清新湿润的。
多伦路是一条近六百多米长呈L形的马路。退休后我通常散步漫“游”健体,从横浜路进入多伦路,走到四川北路,过苏州河桥,然后再返回。
多伦路由无数二寸见方的小石块铺成。雨水顺着小石块之间的缝隙淌开。这样的路面,鞋底不易浸水。所以,小雨时候我也乐意走一回。
雨中的多伦路,两旁十几尊铜质雕像相间,栩栩如生,吸引着路人的目光。这不,在以鲁迅和两位青年文艺家交谈的场景为内容的雕像旁,一位女孩走过来侧立一旁,一位男孩用手机为她拍摄后,两人乐呵呵地在伞下牵手而去。鲁迅身穿中式马褂坐在藤椅上,左手指夹着烟卷,头微扬,左腿跷在右膝盖上,神情淡定自若。两位衣着西装的年轻人眼帘向下,上身前倾在思索。三人之间的茶几上叠着两本书。或许一本是《呐喊》,一本是《彷徨》,影响着年轻的文艺家。
多伦路上的一尊尊铜像都是历史文化名人,凝聚着思想波涛和情感浪潮。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一些文化名人先后在这里从事文学活动。因此,多伦路的历史是厚重的,文化是深厚的。
晴朗的日子,有年轻人来这里拍婚纱照。此时,小雨淋湿了所有的铜像,小雨洗净了铜像上的灰尘。橘黄的芭蕉花在不远处小旗般扬着,蓝色的牵牛花攀援在人家栅栏上。路两边错落着老式居民楼和小洋房,一长排历史文化名人墙廊显得别具一格,一间间旧书摊、文物古玩店铺以及咖啡馆颇具特色,文化气息浓郁。
都说“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有人若想感受一下旧上海的人文风情,或独自或结伴走一趟多伦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