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 不“走心”,就可能“走样” “秒变”商品  万千进博好物上架 冷冷的晨  暖暖的手 西岸数智中心启动全球招标 稻花香里又见美丽康桥
第2版:要闻 2023-11-13

稻花香里又见美丽康桥

浦东康桥镇新苗村来了大咖音乐人

“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云来了/这不是诗人再别的康桥/这里是浦江东岸的康桥。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风来了/波光涟漪天地自然微笑/望尽天涯又见美丽康桥……”昨天气温骤降,但在浦东康桥镇新苗村,以天为背景,以田为舞台,一场稻香音乐会吸引不少观众近悦远来。

让人欣喜的是,曾创作过《爱情鸟》等歌曲的著名音乐人张海宁也来到现场,一曲量身定制的《又见康桥》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

说到这首《又见康桥》,张海宁告诉记者,去年他就来参加过新苗村首届稻田音乐会,绵延不断的金色稻田、七彩的蔬菜园、喜人的丰收场景……原生态的乡村风情深深吸引了他。再和镇里村里的人一聊,大家不谋而合,都希望能创作出一首康桥专属的歌曲。

张海宁还是一名诗人,出版过多本诗集。“说到康桥,我马上联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何不带给大家一首现实版的《又见康桥》?”

虽然借鉴了《再别康桥》的“轻轻体”,但《又见康桥》显然拥有浦东的根和魂。和张海宁一起,另一名作词者则是来自康桥镇的郭笑勇,创作中收集了包括浦东琵琶、康桥老宅在内的大量文字图片等素材。在诸多元素中,蓦然间,一个“外婆的灶头”映入眼帘,打动了张海宁的心。

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湖南乡村,在上海长大。去年音乐节来到新苗村,看到金黄的稻田、外婆家的老灶头,内心深处的乡愁仿佛被突然唤醒,马上诉诸笔端。谱成曲后,新生代女歌手丁一凡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外婆家门前小河静悄悄,时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妈妈做的饭香忘不了/思念穿过牵挂去瞧一瞧……”

被新苗村打动的,还有国家二级演员、知名民族音乐人巴特尔·邓勇。去年,他和团队带来的“草原音乐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让台下掌声一片。演出结束后,被新苗村“迷”住的巴特尔表示,希望能有机会“深耕”乡村。得知他这个想法,康桥镇新苗村支部书记邱锋热情邀约,如今,巴特尔的工作室方案已经落地。“我们正在拍摄新苗村特色风貌,制作MV,希望明年能吸引更多国内一线音乐人,一起来做更精彩的乡村音乐节。”巴特尔说。

邱锋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乡村资源稀缺。根据规划,2035年许多保留村即将消失。但许多人来新苗村都感觉很亲切,周末经常有亲子家庭来这里体验农耕文化。为此,新苗村将深度挖掘乡村农旅内容,以灶文化、稻香文化、稻香课堂、文创、劳动教育、乡村客厅6个创建主题,打造“6+N”特色品牌。“乡村渐渐消失,我们想让更多都市人在心中留下美丽的乡村记忆。”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