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早年,父亲曾经营过一家烟纸店,门面不大,林林总总,针头线脑的商品却不少。父亲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把算盘打得行云流水,无论多么复杂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须臾之间答案便知分晓。再有就是那三角包了。
烟纸店里经营的零零星星商品,那时都是用纸包成个三角包,以便顾客携带。三角包的形状酷似端午节时的三角粽子、旧时的元宝,大小由商品数量形状而定,大者如壮汉的拳头,小者恰如一颗鸡蛋大。材料一般是用毛边纸。包一个只需十几秒钟,父亲的三角包包得紧密严实,随手扔到柜台上也不松不散。烟纸店隔着七八米的弹硌路,对面是一家老虎灶,老板姓赵。早晚是老虎灶生意忙碌的时候,中午清闲,赵老板便会取出一个酒壶,斟上一杯酒,随后给父亲一个手势。真是心有灵犀,父亲一看便知赵老板今日的下酒菜是油氽豆瓣还是椒盐花生,从柜台上取出一张半尺见方的毛边纸,三下五除二包好,随即起身扔到对面赵老板的八仙桌上,“啪”的一声,那三角包严严实实,丝毫无损。这等“绝技”连附近几家烟纸店的老板也佩服不已。
三兄少时曾效仿父亲。一次他包一包黄豆,从不足三米处扔到家中的饭桌上,黄豆如同一串断了线的珍珠项链,稀里哗啦散了一地,见此,全家人捧腹笑成一团。